他三弟在曇林書院教書,平日裏最好詩文佳作,若他三弟還在,定會當麵翻開詩集,看看溫家小兒作的詩,難道……
李聞道停下了要將詩集收起來的動作。
他將詩集翻開,很快找到了溫家小兒作的詩,看來看去看不出什麼異樣,又去找第二首。
不等他發現什麼,書房外頭傳來了喧鬧聲。
李聞道下意識將詩集合上,心虛般靜了幾息,然後才問外頭發生了什麼事。
外頭候著的小廝回說是五姑娘不見了,全府上下正四處找呢。⌒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李聞道猶豫片刻,最後還是先將詩集放到桌案上,轉身出了書房。
書房門剛一關上,李暮趕緊從地上起來,她聽見有腳步聲朝這個偏僻的角落靠近,慌忙爬進窗戶。
當尋人的丫鬟過來,看到的就是書房與院牆之間那一條因為太過偏僻無人打理,導致雜草叢生的小道,小道一眼望得見頭,空空蕩蕩的,沒有半個人影。
……
書房裏,李暮一邊壓低急促的呼吸聲,一邊掃過書房內的陳設,很快就鎖定了桌案上的詩集。
詩集裝幀用的是線裝,從外表來看就是古裝劇裏經常出現的藍皮線裝書。不過李暮也是穿越過來真正接觸了才知道,線裝書並不是她以為的那樣,把所有雙麵印刷的紙張合在一起對齊,然後用線縫合裝訂這麼簡單。
這個時代的書籍製作都是單麵印刷,把有字的那一麵向外對折,折痕邊朝外做書口,另一邊做書脊,用紙撚固定後再粘上書皮,最後用線縫合。
別問她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問就是出於好奇親手拆過一本。
這樣裝訂的書頁中間都有空隙,像個紙筒,故又稱筒子頁。
李暮不知道溫大人的兒子叫什麼,隻能把姓溫的人作的詩都找出來,果然在其中一首的筒子頁空隙裏找到了夾藏的密信。
說是信,其實就是一張薄紙。
紙上寫滿了字,李暮沒停下細看,直接將紙塞進懷裏,又把詩集放回原位。
做完這些她快步回到窗戶邊,打開窗戶要翻出去,書房門突然被人從外麵打開。
一腳踩上窗台的李暮回頭,與去而複返滿臉錯愕的李聞道四目相對。
第二章
一隻白鴿撲棱著翅膀,飛出了李家。
白鴿飛過一條條街道,掠過一座座房屋,飛了好一會兒才在一座宅子的屋頂上停下,小爪子踩著垂脊蹦了蹦,然後才又展翅,落入院中。
於此同時,天樞營提督顧池騎馬從明台寺來到這座宅子門口,下馬把韁繩扔給門房,問迎上來的吳管事:“我哥在哪?”
吳管事一邊領人進去,一邊苦著臉,衝顧池道:“王爺今日沒出門,在花園裏待著呢。”
顧池蹙眉,本就肅冷的麵容越發不近人情:“這麼冷的天,他不在屋裏,去花園幹什麼?”
顧池快步入內,吳管事緊跟在後頭告狀:“誰說不是呢,出來吹風也就罷了,還非得讓人去長公主府的酒窖取酒,這要讓長公主殿下知道,可怎麼得了啊。”
兩人來到花園,穿過一扇月洞門,顧池一眼就看到了在湖心亭內披著狐裘煮酒觀雪的兄長。
他們兄弟二人長得並不相似,他像外祖和母親,幾乎把“不好相與”四個大字寫在臉上,而兄長則更像父親,哪怕此刻沒有整整齊齊地束發,任由青絲散落,隻在背後拿緞帶隨意綁了兩圈不叫寒風吹亂,看上去依舊是翩翩公子,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