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1 / 3)

樣東西。”

崔湛順著她的動作低頭看去,才發現她遞過來的是塊手巾——是他的手巾。

他微愕,問道:“你就是特意來還這個給我?”

陶新荷點了點頭,開口時語氣裏有種自己都沒有察覺的落寞:“早該還你的,一直忘了,今日曬物時才想起。”頓了頓,又抬起頭來,望著他誠懇地道,“謝謝你以前幫過我的所有事,我也沒什麼能報答你的,就給你帶了些家裏做的筒炙來,你回頭嚐嚐吧,可好吃了。”

她回身從桃枝那裏接過提籃,二話不說地往崔湛手裏一塞,然後又將手巾放在上麵,末了,向他一禮,道:“你忙吧,我先走了。”

說罷,她轉身便走。

崔湛低頭看了看懷裏的提籃,還有那塊正靜靜放在上麵的手巾,想起陶新荷先前略顯異常的神色,他微頓之後,回手將東西遞給了旁邊的如風,自己跟出幾步於宅前,站定,向著那抹正要上車離去的身影喚了聲:“陶三姑娘。”

她忽然又聽見他在喚自己。

陶新荷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回頭望去,才發現他竟然追出了幾步,就站在那裏看著她。

“快到中午了,”他說,“吃過飯再走吧。”

她有點發愣。

崔湛見她不說話,於是微忖,又道:“百豐樓新近來了個廚子,據說糕點做得不錯。”

他問:“你想不想嚐嚐?”

“想。”陶新荷飛快點頭應道。

樓妃一番話說完之後,卻是看向了陶曦月,唇角輕彎,問道:“阿陶可也喜歡研習佛理?”

陶曦月似有瞬間茫然,旋即忙低了頭禮道:“夫人見笑,曦月見識淺薄,不知這研習佛理可是宮中人人須得為之的?”

樓妃愣了一下,好像沒想到她會這麼問,微頓之後方回道:“自然不是,也並非人人都有那慧根。”

陶曦月便歎了口氣,說道:“夫人說的是,像我便打小就是那沒慧根的,至今連個經書都念不透,無怪乎我阿爹說當年有個遊方僧人斷言我絕不能侍奉佛祖,否則累人累己。”

不等樓妃再說什麼,陸皇後已開口接道:“世間之人萬千,自當各有緣法,阿陶也不必為此事介懷。”言罷,又對眾人道,“午宴尚有一會兒才開始,大家先飲些沆瀣漿祛祛暑氣吧。”

涼飲顯然是早就備好的,皇後這一聲吩咐下去沒有多久,宮人們便將一盞盞冒著絲絲涼氣的沆瀣漿呈了上來。

陶曦月伸手端過,即仰頭一飲而盡。

她舒了口氣,隨即又似不大好意思地朝陸皇後看去,說道:“殿下,這漿令人甚暢快,曦月可否再多飲些?”

陸皇後笑道:“自是可以,你隨意便好。”

陶曦月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了喜色,仿佛迫不及待一般將盞遞了回去,如此連著幾回,她竟是一口氣飲了四盞。

到了最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她身上,似是訝然,又似是嘲笑。

但陶曦月仿佛未有所覺,直到喝完了第四盞,才意猶未盡地歇了手,還笑著對陸皇後道:“謝殿下賞賜,宮中的瓊漿玉露確實非尋常可比。”

後者笑了笑,並未多說什麼。

樓妃朝陶曦月看了眼,目光頗輕屑。

隨後開宴之前,陸皇後便讓人去把彩線取了過來,一人一條,分到了陶曦月和幾個公主的手裏,讓她們先做好乞巧的準備。

因之前李衍剛送了七孔針,此時大家就都自然而然地用了他給的那枚,陶曦月先前收到的時候沒有覺得,現在開始穿線了才發現手裏這枚金針的孔有些異常的小。

她費了很大的勁才終於將彩線穿好,等穿完最後一個孔的時候,其他人老早就穿完在等著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