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1 / 3)

估的不錯,她這回會給個崔家本族的兒郎出來,說不定還是宗支裏的。”

今時不同往日。當初崔太夫人看中了二娘的相貌和陶家的羸弱,所以想把二娘送去安王府為妾,替崔十二娘犧牲;後來二娘有了和安王的正式婚約,兄弟們又入了崔氏族學,崔太夫人便又選了徐氏女來與他們家結親,一為拉攏,二為控製。

然後便是現在。

經過了徐家之事,還有二娘嫁入安王府、兄長與彭氏定親、小弟考入大宗學受陸玄教誨這種種之後,恐怕崔太夫人和馬家的想法是一樣的,再要想以聯姻的手段拉攏陶家,拿出來的人選自然是要有相當吸引力的——至少在她們看來是如此。

所以才有了馬七郎,還有之後的這崔園裏不知哪位子弟。

但與馬家比起來,崔太夫人這邊就要麻煩許多了,因為無論是建安崔氏還是崔太夫人本身,陶家目前都無法拒絕。

不過陶雲蔚眼下也並不打算“拒絕”。

“我們家若能與建安崔氏這樣的家族聯姻,自然是利遠大於弊,尤其是對你——”她對陶曦月說道,“你如今雖順利嫁入了安王府,安王對你也照顧,但感情之事卻實在不好說,況你也說他在兄弟之中處境不大好,你在府裏府外被人瞧著也是個沒身份又被背景的,家裏姐妹的婚事若能與你互相幫襯著,自然是好的。”

曦月身為安王妃,固然能給家裏人帶來些身份上的提升,但那畢竟有限,而若家裏人不能反過來在她背後給予支撐,那在外麵看來,安王妃也就不過是個虛名。

就像當日二妹入宮去,隻能借著自傷身體退避樓妃鋒芒。

“但也正因如此,所以我們也絕不能隨便她們塞誰過來都答應。”陶雲蔚語氣清淡地如是說道。

陶曦月立刻便明白了她的意思:“阿姐還是想促成三娘和崔少卿。”卻也不免有些擔憂,“可我看崔太夫人那個意思,大約會很快推動此事,可三娘和崔少卿還沒有什麼進展,我們連他到底怎麼想的都不清楚,萬一……他雖然對三娘存有幾分憐惜,但卻根本沒想過要娶她呢?”

陶雲蔚沉默了良久。

“他對三娘有沒有情不要緊,有心就夠了。”她靜靜說道,“自來家族聯姻,情字本就奢侈難求,三娘既喜歡他,自然會開開心心地去聯這個姻,總好過她嫁了個不喜歡的還要受氣。情、心、勢,三者能得其一已是難得,她在崔家這樣的門庭也不必去想得什麼勢,隻要崔元瑜不虧待她,於她、於你,就都好。”

“可即便是如此,我看崔少卿的五年煞期隻要一到,崔家那邊必然會被踏破門檻,崔太夫人若要為他選親,肯定是輪不著我們家的。”陶曦月說到最後,不由輕輕歎了口氣。

陶雲蔚沉吟片刻,說道:“所以我們也要加快些動作了,崔元瑜若是不往前走,那我隻好推他一把,隻是……”

陶曦月忙問:“隻是什麼?”

“隻是此法有些冒險。”陶雲蔚道,“我需要再想想,等拿定了主意再與你說吧。不過現下我正好另有樁事要同你商量——”

晚飯之後沒多久,李衍便來陶家接走了陶曦月。

回程的馬車上,他隨口問起她今日過得如何,她也沒瞞著,直接把去崔園拜會過的事都說了,順便有意無意地透露了崔太夫人提到的小妹婚事。

“我看崔太夫人像是挺喜歡我們家新荷。”她笑著說道。

李衍笑了笑,對她這結論不置可否,隻道:“若姨妹能嫁入崔園,對你們家算得上是好事,於你也有益。”

這話和長姐說得一樣。

陶曦月不料他會接得這般坦然,不由微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