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1 / 3)

名分。

那時先王妃恰好也在病中,安王就把顏氏的母親和妹妹接進了府裏來照顧李憫,但沒過多久,他就給顏氏之妹尋了門親事將她嫁去了外縣,之後李憫便被送回了外家,隨他而去的還有王府給的乳母和一應顧養資財。

而按照戚氏兄弟的說法,顏家也因為照顧李憫,家裏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可謂一朝暴富。

但據說顏家並不是那踏實經營的人家,一直隻靠著王府資助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

陶曦月又借這個機會問了芳霞,於是便再知道了些之前不知道的事。

李憫兩歲時,乳母因錯被去,而他除了每個月回王府拜見一次父親和嫡母之外,其他時候基本都住在顏家,王妃去世後安王雖然將他接了回來,但沒過多久,他又因思念外家祖母回了顏家常住,安王也沒有去管,最後自己也住進了紫園。

“王妃,”芳霞斟酌地道,“顏家舅母是個會來事的,這幾年逢年過節,她從未漏了給範、寧兩位側妃送禮。之前您和殿下婚期早就是人盡皆知,殿下原也是打算在您入府之前就把大郎君接回來的,可她那邊卻偏在婚禮前兩天來找了殿下說老太太身子犯了毛病要去別院休養,大郎君心疼得很,便問能不能帶著大郎君過去看幾天,殿下看大郎君自己確實很想去,也就答應了——然後便就是今日才陪著大郎君回來。”

陶曦月走在路上,一邊聽著,一邊點了點頭。

顏家照撫李憫,得些豐厚報酬也沒有什麼,想必安王也是這麼認為,所以才不計顏氏子的人品,由得他們一家靠著王府過逍遙日子,但……若照這個顏家舅母的行為看來,恐怕他們的想法已不僅僅是幫忙照顧李憫而已了。

思索間,她已邁入了廳堂。

一個滿頭釵環的婦人立刻放下手中茶盞站了起來,口中揚聲喚道:“顏門董氏拙婦,參見王妃。”

距離不遠,聲音卻著實有些大,好像生怕旁人不知她識禮數,一定要喊出來才好。

陶曦月不動聲色地在呼吸之間迅速打量了一遍眼前之人。

董氏身型圓潤,一身的華緞彩服穿在身上,再配上那像是恨不得一股腦都戴在身上的首飾,當真是珠光寶氣,滿滿透著令人難以忽視的富態。

她看久了覺得眼睛有點兒累,於是便說著“不必多禮”,一邊將目光轉向了旁邊走來的男孩。

是李憫。

他大約起初也是在偷偷打量著陶曦月,冷不防與她視線相撞,他似是一驚,慌忙躲閃著低下了頭。

“阿憫快來,”董氏伸了手去拉他,“拜見你母親。”

陶曦月看著眼前這也被打扮地金光燦燦,卻渾身上下都充滿了膽怯扭捏的孩子,不由微微蹙了下眉。

李憫垂著眸向她行了個禮:“孩兒拜見母親。”

禮儀很端正,聲音略微弱。

陶曦月心中微有動容,不及細想,已伸了手去輕輕摸了摸他的頭:“免禮。”

幾乎是在同時,她清楚地感覺到掌下觸及之人先是輕閃了下,然後似是生生克製住不敢動,整個僵住了。

陶曦月略感尷尬,佯作沒有察覺地收回了手。

董氏一雙靈活的眼珠子直在她身上打轉,見狀嗬嗬一笑,湊過來攬了李憫靠在自己身上,對陶曦月道:“王妃莫要見怪,阿憫有些認生,等您帶著他住些時候就好了。”

陶曦月愣了一下。

董氏馬上道:“王妃是有什麼不便麼?”

陶曦月想起了長姐的話,又看了看整個人都靠縮在了董氏懷裏的李憫,少頃,開口說道:“我剛嫁進來,許多事還不太清楚,隻怕會擾了他們父子的習慣,聽聞殿下向來是依循大郎自己的意思,我看還是問問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