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對歐政策之幹打雷不下雨(1 / 3)

神武二十年七月十五號,即西元1650年8月16日,這一天對於歐洲未來半個世紀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令整個歐洲各國無法忘懷。

在這一天裏,中華帝國遠征軍參謀本部成立,駐地在英國大不列顛島樸茨茅斯軍港對麵的中屬懷特島特別行政區懷特軍事基地內。

中華帝國遠征軍參謀本部擁有強大的權利,神武大帝鄧浩楠特別批準了內閣提交的戰爭延遲特別處理法案。該法案起初是由中華帝國各個海外殖民地提交的,關於授權中華帝國各個殖民地當局處理突發國際事務爭端問題的權利。

由於中華帝國廣闊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各地,殖民地政府同外國發生爭端必須向中華帝國中央政府,即皇帝和內閣彙報並批準。由於很多殖民地距離本土遙遠,一封奏折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送交到北京。如果中間途中耽擱、內閣拖延、上下議院爭論不休、皇帝拿不定主意等發生的話,奏折正式批準下來便要等上一年半載了,再送回殖民地當局,這期間耽誤的時間最長長達兩年半時間。

對此,很多殖民地當局在處理問題的效率上麵顯得相當的龜速,很多小問題因為拖延變成了大問題。尤其是殖民地當局同周邊外國殖民者發生矛盾時,因為殖民地沒有外交處理權利,等到中央政府批準下來黃瓜菜都涼了。

因此,經過內閣的討論之後,最終模仿英國和荷蘭政府那種處理方式,將一部分權利下放給殖民地當局,即頒發特許狀,允許殖民地當局有權利宣戰、停戰、締約等。但是帝國內閣為了防止殖民地當局脫離中央政府的控製,頒發的特許狀都是有年限的,並且跟殖民地總督的任期相掛鉤。每一屆殖民地總督都有申請特許狀的權利,但是特許狀的年限跟該總督的政績和對朝廷的忠誠度相掛鉤。忠誠度高的特許狀的期限將跟著他的任期走,忠誠度一般的將會逐級減少。這樣一來,有年限限製的特許狀製約了殖民地總督的權利膨脹,對中華帝國長期控製殖民地起到了鞏固作用。

殖民地獲得了特許狀,相應的國際爭端亦多了起來。中華帝國的強大直接影響殖民地總督的對外態度,每個殖民地總督和當局政府對外的態度都是相當的囂張。因此,殖民地周邊的摩擦和爭端逐年攀升,不少殖民地當局甚至直接挑起了戰爭。

例如在南聯盟框架內,中華帝國莫臥兒殖民總督府於神武十九年夏突然對南方的艾伯特封建自治領發動戰爭,武力占領了艾伯特,將殖民地領土擴張至孟加拉灣西南岸。

由於中華帝國駐紮在印度次大陸的派遣軍不歸莫臥兒殖民總督府管轄,當莫臥兒殖民總督府對艾伯特自治領宣戰時,派遣軍司令部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中華帝國軍隊的管製條例森嚴,對外戰爭行動必須要得到帝國軍部的命令才行。

結果,笑話出來了。當莫臥兒總督向艾伯特自治領宣戰時,中華帝國印度派遣軍卻沒有動靜。南聯盟各個成員國一度十分慌張,見中華帝國皇家陸軍沒有動靜,隧嘲笑莫臥兒總督府嚇唬人,讓總督府在民眾麵前十分沒麵子。

最終,莫臥兒總督府受到當地國民的一致討伐,頂不住壓力被迫出動殖民地國民警衛隊和憲兵隊以及地方警察部隊向艾伯特發動進攻。

按照中華帝國最高憲法規定,國民警衛隊沒有權利對方戰爭,隻是國土防禦部隊。如今在莫臥兒,國民警衛隊代替了軍隊發動戰爭,將會讓帝國政府相當的震怒。

為了阻止國民警衛隊出境作戰,中華帝國印度派遣軍司令部隻好向軍部發出作戰請求。但是來回至少半年時間,軍部還未必批準,因此派遣軍司令部隻好抗命出動,以阻止國民警衛隊出境作戰,兩害取其輕。

消息傳到北京,帝國政府同樣相當震驚和憤怒。莫臥兒殖民總督和印度派遣軍司令雙雙被撤職,但是問題卻沒有解決。他們二人隻不過是背黑鍋的,下一任同樣會迫於當地國民的壓力而犯同樣的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