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潛在威脅(1 / 3)

神武二十六年五月中下旬,在英荷大海戰結束後的第三天,正值中華帝國歐洲住屯軍司令部準備對荷蘭宣戰趁機分一杯羹的時候,突然接到住英大使館和帝國安全局雙雙發來的疾病紫色預警。

在中華帝國的災難預警體係中,災難等級被劃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和紫色五級預警。在這五級預警機製當中,前三種比較常見。藍色、黃色和橙色為非戰爭狀態下的大風、地震、火災、洪水等災難標誌,橙色等級最高。紅色為戰爭狀態下的災難,多表示為敵人大舉入侵、屠殺等危險信號。而紫色最為特殊,被中華帝國最高統帥部定為對瘟疫等大規模傳播性疾病的預警標誌。

由於醫療技術落後,包括超級強國中華帝國在內的國家都無法預防和控製這種大規模瘟疫給國家造成的巨大衝擊,因此一旦出現瘟疫其威脅往往遠超過其他自然災害和戰爭帶來的要大,所以各國都將其列為最大威脅。

中華帝國歐洲住屯軍司令部接到紫色預警後,頓時放棄了對荷蘭宣戰的計劃。因為肆虐於14-15世紀的黑死病(即鼠疫)在1655-1656年間又卷土重來,再度侵入英國。半年內由倫敦的西區擴及東區。從1655年2月至6月,倫敦死亡人數由17人迅速發展到43256人,增加了幾百倍!夏季發作,6月後開始流行,死亡人數劇增。

瘟疫一直存在,但是英國政府隱瞞不報,生怕影響英國對荷戰爭的進程,更對中華帝國隱瞞,擔心瘟疫影響中華帝國對英國能否戰勝荷蘭的信息動搖。

直到英國海軍取得海戰勝利,英國內政部無法隱瞞瘟疫後才通報出來。

由於瘟疫相當嚴重,中華帝國住倫敦領事館緊急疏散滯留英國的國民,中華帝國皇家海軍歐洲特混艦隊取消假日休息,全部用來撤僑。

在英華人多數都是中華帝國派遣過來援助英國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的撤離極大的影響了英國的戰爭機器運轉。尤其在英國陸軍部和陸軍係統內的華人顧問、教官和工程師的撤離,造成英國陸軍部製定的登陸荷蘭本土計劃流產。

原本英國取得法輪群島大海戰的勝利後,可以直接運載陸軍登陸荷蘭,給荷蘭最後一擊結束英荷戰爭。但是瘟疫的突襲,造成的後果直接癱瘓了英國的戰爭機器,使得英國喪失了最佳戰機。

對於瘟疫的衝擊,各國政府無不變色紛紛采取措施。一切從英國輸出的商品全部禁止入境,令英國工商業遭到沉重打擊,損失慘重。

中華帝國在英國的懷特島基地關閉,處於嚴格戒嚴當中,原本集結於此的六個整編步兵師因為擔心英國提供的食物供應安全問題,也被迫撤離到直布羅陀。

瘟疫的災難是空前的,倫敦人口的1/4、約10萬人死於這場災難。整個大不列顛群島死亡超過五十萬人,占英國總人口的六分之一,這使得英國國內一片混亂。

荷蘭海軍主力被殲滅,一度造成荷蘭上下一片恐慌。然而,英國的突然災難給荷蘭人一個救命的喘息機會。荷蘭議會一方麵撥款重建海軍,一方麵派人秘密潛入英國搗亂。

奈特在海戰中失利,為了將功贖罪,偷偷帶上一支忠實的手下潛入英國的幾個海軍基地收集情報。一次偶然的機會,奈特趁著中華帝國在倫敦大規模撤僑的機會,偷偷潛入位於倫敦西郊的陸軍兵工廠和軍火庫將其引爆。

巨大的爆炸造成兵工廠六千多工人被炸死,烈火衝天幾百米,周圍建築物被摧毀並引起持續四天有餘的8.12倫敦特大火災,倫敦城被燒掉一大半,損失兩千多萬英鎊,給英國政府造成致命一擊。

奈特成功給英國倫敦製造了全球第一場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後,荷蘭大議長恢複了奈特的海軍總司令職務,並要求他將功贖罪。

奈特經過法羅群島大海戰之後,已經對英國皇家海軍有了深刻的認識。此刻英國內部秩序混亂,中華帝國抽身事外,加上英國海軍大勝後驕傲自大防備鬆懈。奈特決定率領殘餘艦隊偷襲英國海軍位於泰晤士河和樸茨茅斯海軍基地兩支主力艦隊。

奈特此前已經摸清了英國海軍在泰晤士河和樸茨茅斯港的情況,皇家海軍主力艦隊一大半都停泊在這兩處地方。

中華帝國海軍正忙著撤僑,懷特島海軍基地和英國樸茨茅斯海軍基地之間可以鑽空子。而泰晤士河水紋、航線和兵力部署奈特也一清二楚,因此在八月十六日這天,奈特趁著英國上下都在關注倫敦大火事件之際偷襲英國海軍基地。

奈特知道英國海軍防禦鬆懈,尤其認識到了夜間偷襲的可能性,並利用間諜獲取了泰晤士河的潮汐、水位、航線等情況以及倫敦地區的軍事情報,還對水兵進行了夜間戰鬥的訓練。

在得到元首的授權之後,他製定了兩項大膽罕見的作戰計劃:第一項是偷襲倫敦。先將艦隊在特塞爾島外緊急集合待命,然後覓機偷偷駛入泰晤士河口,沿梅德韋河溯流而上,直達英國艦隊的戰艦船塢查塔姆,然後將英國戰艦擊沉或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