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西北農業再次大豐收,由於抗倒伏高產小麥以及化肥的應用,小麥畝產大幅度提高。www.jdxs.net更新最快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隻來
西北地區的人口增長到5500萬左右,但是卻不需要再進口太多的糧食了。而其他省份因為人口遷移到西北,也減輕了人口壓力,加上西北的化肥向外省輸出,導致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山西、湖廣等省份的糧食也普遍增產。
這讓這一年的中國各省百姓日子好過了一些,不過大量糧食被拿去釀酒還是一個除西北之外,其他省份普遍存在的問題。
西北政府對就睡管製得比較嚴格,用於釀酒的糧食不多。
在海南省成立的高產雜交水稻研究基地於08年夏末傳回了好消息,第一代雜交水稻已經培育成功,最高畝產達到了700公斤。平均畝產400~500公斤可以達到,這樣的產量對於此時的中國來說是非常高產了。此時的南方,一畝稻田有300斤的產量都算不錯的了,好的水田,最高也不過400多斤的產量。雜交水稻,加上化肥,讓糧食產量增長一倍啊!
而拖拉機的出現,使廣東、海南等地的三季稻種植成為了可能。此時的廣東、海南不是種不了三季稻,而是農民忙不過來。如果種三季稻的話,勞動強度太高了,光是運輸上就搞不過來。南方地區,畜力車比較少,主要是人力拉車。
至於三季稻口感不好的問題,這不是問題。三季稻,雜交水稻這些都是為了中國老百姓能吃飽肚子而弄出來的。
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傳回西北,沈凝雲馬上興衝衝的跑去找他老爹商量。
“如今我們中國要想崛起,人口是我們的巨大優勢。4億人還是少了些,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口。要想養活更多的人口,抗倒伏高產小麥,以及雜交水稻的出現已經具備了可能,所以我們可以在西北號召多生育了。除了要讓老百姓吃白肚子不餓死人,疾病的防治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不僅要在各省救濟貧苦百姓,從而獲取民心,還要把醫院開到各省去。”沈凝雲說道。
“生太多人了,會不會出問題?”沈進文遲疑的問道。
人太多了自然會出問題,人均資源少,對環境壓力大等等等等。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土地呢?
“確實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人均資源會變少,不過我們可以選擇擴張,就農業資源方麵,我們如果向西擴張,如果收複西域舊地,那麼便可以獲得大量的農業資源。而工業資源方麵,西域舊地也有大量的礦產。另外我們可以把俄國人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都搶過來,到時候我們就算是有十幾億人,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如果還嫌資源不夠,中南半島、南洋諸島的資源不少。印度、澳大利亞等等都有很多資源可以掠奪。”沈凝雲說道,“人口多的優勢也很明顯,那就是勞動力多,可以建設更多的產業,也有更龐大的消費市場。也能有更多的兵力可以動員。就目前來說,矛盾不明顯,因為我們已經有了養活更多人口的本錢。”
“嗯!當前確實有了足夠的本錢。”沈進文聽了後感覺確實有道理,“在全國救濟貧苦百姓,開設醫院這個沒問題,雖然要花點錢。”
沈凝雲早就料到老爹會支持他的這個想法,他老爹畢竟是學過中醫的,受中醫‘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思想所影響,救濟貧苦百姓自然很積極。
西北集團隨即對糧食救濟、醫療救濟方麵進行了研究,認為要對各省貧苦百姓進行糧食救濟,必須進一步的擴大糧食產量。
“明年陝西所有麥地都將種下抗倒伏高產小麥,加上我們明年已經可以對外省輸出高產抗倒伏小麥種子,中國北方的小麥產量將大幅度的增長。如果我們能夠在廣東、海南等地建立起三季稻生產基地的話,救濟用的糧食將更加充足。”孫繹龍說道。
“馬上讓人到廣東、海南圈地,我們要建設三季稻生產基地。”沈凝雲毫不猶豫的決定道。
“至於醫療救助方麵,目前很難普及到整個中國。我們還沒培養出足夠多的西醫,還需要再等些年頭,不過藥品方麵我們卻可以進行援助。”
西醫對此時的中國還是很重要的,因為西醫見效快,碰上急性傳染病可以救命,不過要真正的把病治好,事後還是要找中醫調理一下的。
此時的中國瘟疫太多了,農村時不時的鬧瘟疫。至於瘟病派確實有效,沒有什麼瘟疫能大麵積的蔓延,但是相比西醫的防控要慢,同時瘟病派中醫的數量沒那麼多,很多農村地區根本顧及不到,這才造成此時中國社會與瘟疫持續的拉鋸戰。
沈凝雲卻是在想,應該盡快把青黴素搞出來。然後把那些什麼肺結核,統統都搞定。也能提高對戰場傷員的救護能力。
“在全國大中城市開醫院,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救治,有錢的病患就收費,沒錢的就免費,定期派實習生、醫生到鄉村去進行防疫。”沈凝雲說道“以後這些勞動力都是能為民族創造財富的。”
如果一支磺胺藥,一支青黴素能救活一條人命,這就太劃算了。一條人命,可以創造的財富看起來不是太多。但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以及積少成多之後,就很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