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人多力量大(2 / 3)

西北政府這一年出台了鼓勵生育的政策,鼓勵民眾多生育,生育超過兩個,政府出錢補貼養育,學費也將給與減免至隻需要負擔兩個孩子的學費的程度。

並且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號。

在政府的鼓勵下,西北大地掀起了造人運動,此時的中國生育率很高,但是嬰兒死亡率也很高。加上災荒、瘟疫多,使人口一直維持在一定水平上無法過快增長。

西北經過八年時間的醫療建設,已經成功在西北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醫療體製,西醫全麵普及,中醫也經過高薪聘請、學徒製的模式,培養出了第一批出師中醫。

經過西北政府八年來的建設,西北各州縣的衛生情況徹底改善,在西北已經看不到什麼髒亂的街道了。

就傳染病方麵,西北的大力防治有重大效果,在西北已經很久沒有發生過什麼瘟疫了,很多都被及時控製住了。

嬰兒出生率則比較高,死亡率在醫療普及著後也開始不斷的降低。

這年頭的人們生育能力很強,主要是沒有吃什麼垃圾食品、轉基因、毒疫苗什麼的,生育能力未下降,婦女很容易懷孕。

生育五六個,在二十一世紀很難。但是在這個時代卻很容易。經過西北政府的嚴厲打擊之下,重男輕女的現象有所緩解。隨著西北老百姓的生活逐漸寬裕後,經濟條件的提升,對女孩的接受能力有所提高。

西北人口開始進入了一個告訴增長的階段。沒有了高居不下的嬰兒死亡率,沒有了糧食不足的製約,可以想象未來西北將進入一個人口爆炸性增長的階段。

問題確實會有,例如西北教育的成本不斷增加,未來在財政上將有一個較為重大的負擔,但實際上這都不是問題。錢總會有的,政府沒有錢,財團總是有錢的。隻要把那些孩子養育成人,中國就擁有更多的人。

人多力量自然大。

由於糧食這一年比較充足,西北基本可以做到糧食的自給自足,西北集團依舊還在進口糧食。

首先是糧食儲備問題,西北政府為了糧食安全,決定擴大糧食儲備總量,在西北又建設六個戰略糧食儲備倉庫。1908年增加足夠西北人口消耗一個月的糧食的儲備,1909年再囤積一個月的消耗,1910年再囤積一個月的消耗。每年用新糧替換陳糧。陳糧將用於賑濟,賑濟範圍將覆蓋整個中國。

同時開始在各省大中城市投資醫院,並組織醫療隊,將那些實習生及一些醫師定期的派到各省農村去進行醫療救助。比如給農村的孩子種痘,從而消滅天花,都是不需要什麼成本的。

陝西農業這一年迅速的完成了土地資產重組,實際上這年頭的地主,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二十一世紀的農民,隨便拉一個出來,日子都比大部分地主要過得好。加入西北農墾公司,以土地方式入股,卻是能讓他們的收入還要有所增加。陝西地主及自耕農,大部分都陸續選擇入股。

完成了土地資產重組的陝西,土地所有階級也被綁上了同一輛戰車上。商人階級也通過購買西北實業股票,也坐上了西北這輛戰車。

此時的西北,形成一個團結的利益集團。

資本家與工人,是存在矛盾的。但是在西北不同,西北政府不僅代表著西北財團這個利益集團,同樣也代表著西北人民,甚至是整個中國人民的利益。西北財團的目的,是為了民族利益而考慮。所以在西北,資本家與工人的矛盾並不突出。

在西北,工作時間雖然長達十個小時,但是對於工人們來說,這樣的勞動強度完全可以接受。工資方麵,在他們看來已經很高了。而西北集團走的是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路線,因此有足夠的底氣給工人漲工資,西北工人的工資年年都在上漲,從1900年的3兩白銀,上漲到了1908年的8塊銀元。

這樣的工資,在工人看來是非常高了,吃飯穿衣是不用發愁了,也有能力供養小孩上學。

當然,隨著城市化的展開,工人一邊要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還要考慮住房的問題。所以每個與十塊銀元是遠遠不夠的,不過當前經濟是以發展出口型經濟為主,因此西北集團計劃在橡膠股票神話破滅後再來一次大幅度的漲工資,從而培育起內部消費市場。橡膠股票一完蛋,世界經濟肯定蕭條,出口型經濟是不好發展的。

大量的投資在持續的增加,綏遠、察哈爾兩地的農牧業投資也陸續展開,黃河百害,唯利一套,綏遠河套地區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察哈爾則有豐富的牧業資源。西北集團甚至早就把手伸到了熱河。

熱河地區有大量荒蕪的草場,這些草場被西北集團陸續開發出來建設成牧場。

西北集團的材料深加工能力不斷強化,如羊毛、羊皮、裘皮這些原材料運回西北後,西北集團已不再直接出口,而是自己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成品出售。張家口的草原貿易中心的地位遭到了西北草原產業的強大衝擊。被運到張家口的原材料逐漸減少,或是被賣到張家口後,又被運回西北的工廠。

西北紡織業推出了新產品——毛衣,這東西迅速受到了市場的歡迎,婦女隻要學會織毛衣,自己就可以買毛線回家自己織毛衣。這使西北羊毛有了很好的銷路。市場銷售情況良好,也帶動了草原畜牧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