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時內要完成的Online Test(...),所以就拆開了。。。
至於為什麼在這裏劃分第三卷 上,是因為我私以為這裏的沈醉和第三卷下半部分的故事都可算作某種程度上的“複活”,分別契合這個題目。
第93章 走吧
上海的春天,年年都來得晚。
二三月乍暖還寒,沈醉窩在家裏,一連聽了多日的雨。
沈醉已經回憶不起上一回如此恬淡寡欲是什麼時候,或許從未有過。
他甚至不再如往常一樣沉迷於短刀格鬥,反倒能翻讀一些從前看不下去的艱深戲劇。
沈醉剛出道時,劉珩曾問他有沒有什麼想學的。鋼琴吉他小提琴,繪畫書法小語種,乃至插花茶藝做咖啡...人總是要會些無甚大用的才藝,哪怕隻是皮毛,方能顯得“不俗”。
沈醉左看右看,在劉珩提供的興趣班裏選出了一個旁門左道的短刀格鬥。
劉珩很意外。他不太敢送沈醉去學這麼危險的東西,便隻能請教夏儒森的意見。
夏儒森對這些以裝逼為主要目標的興趣才藝既不上心、也無要求,但他不覺得短刀格鬥有什麼不能學的。
有很長一段時間,沈醉在按部就班準備藝考之餘,每個周末都去練習短刀。
按理說,練刀是很苦的,甚至有些風險。可沈醉不僅不怕,反倒表現得從容且輕鬆,一次眉頭也沒皺過。
再後來《流蘇》一戰成名,沈醉一夕之間被推到鎂光燈聚焦的風口浪尖上。
茫然無措,心驚肉跳。
他並不像燕名揚自幼聰明才智過人,也比不得劉珩家學淵源深厚。
用夏儒森的話說,沈醉尚未真正開蒙啟智。
除了無知無覺地拍戲,沈醉什麼都不會做,也不知道能做什麼。
當時,夏儒森曾評價沈醉堅韌頑強有餘,有的放矢不足。
他說,一個人若僅靠天賦,14歲足以驚豔眾人,24歲或可勉強維係,等到34歲便隻能淪落成方仲永。
沈醉查了字典,才知道有的放矢是什麼意思。
他惱羞成怒地不願承認,又倔強倨傲地開始讀書,閱讀夏儒森推薦的經典戲劇和名著,嚐試了解各個行當的文化知識,揣摩些幽微深刻的道理。
慢慢的,沈醉好像懂了些什麼,又好像沒懂。他在經曆一場變幻莫測的蛻變,常常因自卑和缺乏安全感而言行任性極端,又因天資和美麗而得到包容偏愛。
“蟄居”上海期間,沈醉變得平靜許多。他不再焦慮地渴望得到夏儒森的認可,不再數年如一日地恐懼下一部作品無法超越《流蘇》,甚至連對燕名揚魔幻的愛恨交織也淡了許多。
至於被雪藏...沈醉清點了不算豐厚的存款,認為自己應該餓不死。
季承宇打來電話的這個下午,沈醉正在樓下的院子裏拍剛開的櫻花。
這段時間他門庭冷落,根本無事可做。胡塗頂著燕名揚的壓力,不得不推拒掉一切合作,漸漸的也就沒人再來聯係。
風大得很,鏡頭下的櫻花始終難以聚焦。
沈醉一手舉著電話,另一隻手還在輕輕地撥弄櫻樹柔嫩的枝條。
“喂,什麼事。”
“你不是說要找我拍攝嗎,” 季承宇沒有寒暄,語氣倒也不急,“怎麼沒消息了?”
“胡塗應該聯係你了,” 沈醉說,“因故取消。”
“沈醉,” 季承宇說起這話有些生硬,“我以為,我們算是朋友。”
沈醉輕扯著枝條,那裏頂端是楚楚落成的粉白花瓣,旁邊是未及盛放的骨朵,幾抹綠色是春的氣息。
他思索一秒,覺得季承宇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