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家教的原因,他對誰都彬彬有禮,相處也從不逾越半步。
這天,他依舊是把沈醉送到單元門口,才告別離開。
沈醉的拒絕讓梁策感到失落。可他的失落,更多的不是源於追求失敗,而是單純對於沈醉的憐惜。
“我其實是一個很無聊的人,跟你的生活天差地別。” 臨別前,沈醉於心不忍,“你已經為我做了很多了。你,”
“沒關係。” 梁策卻忽然又笑了,顯得很陽光。他坦然道,“我很喜歡你。即使不是出於愛情,我也很喜歡你。”
“為你做一些事,讓我感到快樂和滿足——對於像我這樣的人,能真正快樂的事其實很少,更遑論滿足。”
沈醉怔了片刻,旋即意識到梁策是認真的。
“既然我們是朋友,如果哪天你改變了想法,” 梁策聳了聳肩,“或者想繼續拍戲、做別的你想做的事情,請一定要告訴我。”
“能幫助你,會是一件令我開心的事。”
從沈醉家離開後,梁策收到了一封郵件,禮貌且官方地恭喜他收到了「國際化戰略與前沿市場分析專員」的Offer,請他得空郵件或電話回複,商定具體的入職時間。
由於這個名稱過於扯淡,梁策差點當成垃圾郵件舉報了。他片刻後才想起來,自己似乎被謀了一份差事。
就在燕名揚的公司裏。
沈醉和燕名揚的事,梁策當然是耳聞過的。
回到家,他把這封郵件做了標注,又在日曆裏設了一個幾天後的提醒事項。
他沒有立即回複。
今天在與沈醉的交談中,梁策其實撒了個謊。
當年看完《流蘇》後,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又去過一次短刀基地。
在那裏,梁策再次遇見了沈醉。隻是這次,沈醉不是一個人。
在一旁等著的那人盡管戴著鴨舌帽和口罩,梁策卻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
那是劉珩。《流蘇》的男一號。
出於一種難以名狀的微妙心理,梁策找了個沒人的角落,靜靜觀察了劉珩和沈醉一下午。
這很奇怪。因為梁策出身顯赫,他並不會像很多人一樣對明星有天然的八卦興趣。
可他還是坐了一整個下午,並且洞若觀火地看出,沈醉和劉珩是一種默契的、友達以上、上不封頂的關係。
許是梁策當時剛看過《流蘇》,正是上頭之際。他竟覺得二人十分般配,觀察完畢後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梁策給引薦《流蘇》的永動機同桌帶了一杯豆漿,算作感謝。
這之後的很多年,梁策沒有再為這部電影、劉珩和沈醉做過任何實際性的事情,除了及時買票支持他們的最新電影。
梁策甚至連論壇八卦都不看,他一向認為這些東西捕風捉影、真假難辨。
直到有一天,梁策聽見沈醉的名字開始與燕名揚同時出現。他知道燕名揚,他不知在父親和叔伯的口中聽過多少次這個人。
梁策心裏怪怪的。
又過了一段時間,梁策聽說沈醉剛爆紅就被雪藏了,原因是燕名揚。
--------------------
由於臨近期末周很忙,昨天沒有及時留意到評論區。我不太清楚說“換攻”的姐妹是不是認真的,但保險起見,我還是解釋一下。
我不會換攻。
我知道有些姐妹很喜歡梁策,我個人也很喜歡他,正如我喜歡我筆下其他形形色色、各有優缺點的主配角一樣(包括燕名揚)。
比喜歡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尊重角色的命運。一個人物的未來不是白噪音一般的隨機過程,而是由過去因素疊加和未來突發事件整合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