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也不可能完全當甩手掌櫃,隻能說是兩人共同創作吧。”
“你說我是鍵盤俠,我看你才像水軍——怎麼,深怕王子被牽連,急著跳出來替他洗白啊?”
“我看你們都少說幾句吧,大家能聚在這裏,都是希望王子越來越好,現在他處於風口浪尖,這個論壇也不知道有沒有人sj,我們千萬別打起來,讓人看了笑話。”
“不要亂代表別人。我隻是綠裏樂隊的歌迷,又不是衝著王子的臉去,如果那些歌是茉莉寫的,那我隻當茉莉的迷,王子這個渣男撒謊精,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吧。”
“都這個時候了,還分什麼茉莉寫的、王子寫的?不管誰寫的,都是綠裏樂隊的歌,現在茉莉不在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保護剩下的人和這些歌嗎?口口聲聲說隻粉茉莉的小夥伴,請問你是想看到綠裏樂隊分崩離析、徹底散夥才滿意嗎?那誰來繼承茉莉的作品?”
“就算真是茉莉一個人寫的,那也是王子給她的靈感啊,所以不要分的這麼清楚了。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好好團結起來,幫助綠裏度過這段低潮。”
“笑死,還洗還洗,茉莉在王子眼中,就是個能寫歌的工具人罷了,茉莉屍骨未寒,他就在求親告友,滿世界找能寫歌或者能模仿茉莉風格的人了,我看你不知道吧?”
“啊……這麼著急嗎?是不是真的啊。”
“你們等著看吧,我覺得綠裏樂隊長不了。那個渣男很可能出來發表一通對過世好友的緬懷,順便告別地下樂壇,光明正大混娛樂圈呢。”
“你別信口雌黃啊,王子親口說過他最愛搖滾,不會為了幾個臭錢去娛樂圈當偶像的!”
“不信就等著看唄,到時候塌房了可別哭——”
解語關閉了那個帖子。
茉莉的死,仿佛為袁冬案畫上了句號。
茉莉死前留下的遺書,經過鑒定,的確是出自她的手筆,何況護士站也有她借過紙筆的證據。
經過檢查,她符合高墜致死的特點。而且監控錄像清晰顯示,她跳樓的時候,身旁並無他人。
至於她寫遺書之前,跟律師宋煜談了些什麼,無人知曉。
宋煜一口咬定,他是作為茉莉的朋友,勸她好好養傷,相信她不是袁冬案的直接凶手,會幫她據理力爭。
這番談話沒有錄音,如今死無對證。
後來鑒定小組再次去了江城酒店現場,根據房間內、陽台上留下的種種痕跡,結合袁冬死時的裝束、隨身物品,得出了跟解語當時複盤一致的推論——
茉莉假冒王子誘使袁冬赴會,喬裝改扮跟她見麵,可能發生了口頭侮辱及警告,然後對袁冬進行了用膠帶捂嘴、束縛手腳的“懲罰”,之後離開。茉莉離開後一段時間,袁冬掙脫束縛,想要從陽台逃離,卻不慎失足跌落。
對於這個,宋煜沒有太多反對意見,認為茉莉因為原生家庭導致性格偏激,感情極端,對“情敵”報複心強烈,做出嚴重威脅警告、限製人身自由及傷害行為,最終導致後者的意外,自己也畏罪自殺。
茉莉雖然不是直接造成袁冬死亡,但是她的行為間接導致了袁冬的悲劇,並非無罪,但既然已經“畏罪自殺”,也隻能一聲歎息。
結案之後,網絡上有一些討論,例如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當然還有一些八卦地下音樂圈的,但熱度也漸漸消失。
法科中心又開始忙起來,組織培訓,與大學的合作,課題研究等,解語也回到了熟悉的節奏中。
但她始終無法忘記。
這起案子,涉及兩個年輕女孩子,一個有著大好前途,一個有著周身的才華。
她們,並不應該早早離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