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搬來的也和謝家沒有接觸的機會, 再加上王老村長病逝,謝家直接劃分了區域不再和村裏聯係, 漸漸地村裏人便很少再提起那個神奇的謝家了。

而那學堂也在去年搬到了鎮上去, 因為謝家教學的兩個先生說是年齡大了要養老, 學堂搬遷了清淨。

此時樂康縣的縣太爺已經換了五六茬,但他們對謝家是一如既往的尊敬。

學堂搬遷的事很快就落下了帷幕。

謝家的大院裏,時間仿佛在此處停滯,謝一他們依舊是年輕的模樣,甚至謝八和謝九臉上還帶著一絲未脫的稚氣。

但如今的他們修為已經到了金丹大圓滿,身上的威壓如同大山一般令人喘不過氣來。他們之所以再無進益是受天道轄製,除非脫離此方世界,否則基本無法突破。

而謝移風和葉遠閑兩人恰恰與他們相反,身上不帶半點威壓,甚至連尋常武夫給人的氣勢都不如。

遠遠瞧去,他們就像山間一陣風,猶如一陣雲霧,一顆青草綠樹,趨於化境,返璞歸真。

“遠閑,時間快到了。”謝移風環抱著葉遠閑,語氣一如既往的溫柔:“等這次閉關結束,咱們就去你那個世界吧。”

有些賬必須得清算,在他們飛升之前。

“好。”如今的葉遠閑身上的功德金光不比謝移風少,他寫出的那些書卷後來公布出來,啟發了天下眾人,於是種種奇思妙想在事實中一點點被實踐出來。

最先研究出來的水泥用到修建河堤,築邊關要塞等各種牢固的地方,到現在已經慢慢應用到修路和造房子裏,成了真正造福大眾的物件。

如此這般的研究還有很多,尤其是水利方麵,戶部那些愛鑽研的呆子們利用地形地勢巧妙的分流引水,在洪水、枯水不同水位的條件下,自動調節水量,既不會像以前一般發生大規模水災,還方便灌溉兩岸的田地。

再如北方漠地,聰明的當地人將水渠修建在地下防止蒸發,但由於技術條件不夠修建出的水渠容易坍塌,長度也不夠。

而當地的人在看了書卷後從裏頭找到了靈感,此後修建出來的水渠牢固結實,還能用來灌溉田地,進一步提高了當地的糧食產量,養活了許許多多的生命。

如今的天佑國家家戶戶糧食不說滿倉,也基本不會出現大規模餓死人的情況,人口數上漲了很多。

天佑國沒有重文輕武的毛病,縣裏有學堂的地方基本都有武堂,請了專門的夫子教授兵法和練體能,武舉和文舉學子地位相同。

這二十多年天佑國又發生了兩場小規模的瘟疫,好在有足夠的藥草供應,瘟疫都很快被解決。有著瘟疫的警示,天佑國裏學醫術的人也越發的多,醫術進步很大。

葉遠閑和謝移風再次閉關,這一閉關就又是二十年,年邁的皇帝駕崩,太子繼位,朝廷雖然有一番動蕩,但並未引起大問題。

倒是狄戎和蠻夷經過近五十年的休憩之後又卷土重來,帶著他們訓練好的戰馬和將士揮刀南下,企圖趁著新帝即位的動蕩,從天佑國的邊關分一杯羹。

然而他們不知,老皇帝早在十多年前就將手中的權利全部下放給了太子,之後便一直是太子主事,太子隨說還未即位,但手中已經掌握了徹底的實權。

如今一番動蕩不過是引得一些有心人露出狐狸尾巴,然後將這些人徹底處置,肅清朝堂罷了。

狄戎和蠻夷南下,當初的二皇子如今的榮親王和徵親王府如今的王爺分別迎敵。

天佑國這些年來糧草不缺,兵強馬壯,再加上兩位王爺都是極善用兵之人,和狄戎蠻夷對上之後,剛開始還偶爾吃敗仗,但等他們摸清了對方的套路之後,便以絕對的優勢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