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層層選拔下來一共有一百二十人入了學堂。

有學子質疑第一條:與邊境有牽扯的,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都不得入學。是荒唐歧視之言,他們認為這樣好的技術就應該用到荒蕪偏遠的邊境,去救那裏的人才好。

但越銘特意做了說明:按照如今的形勢,戶部會為邊境的百姓們提供最高產的種子,卻暫時不會將這些技術傳授於他們,防止被邊境狄戎和蠻夷偷學了去。

這是越銘的考量,也是經過了天順府的知府大人同意的。

這樣一解釋有疑問的學子們便都閉上了嘴,而挑選出來的學子們則帶著他們的包袱住進了官府新修建的住舍裏。

住舍前後共三排,每排有十間房子兩個廁所,每一間房可住六個人。還有一個能共三四十人吃飯的大飯堂,官府特意請了廚子給學子們做飯。

這樣的住宿條件比起其他的學堂來簡陋了許多,但好在每一間房子都足夠大,用木棍做個架子上麵掛上簾子,也是一個極好的私人空間。

對於家庭貧困的學子來說,這樣的條件已經很不錯了。

這些銀錢由朝廷發一部分銀款,剩下的都是各個縣裏的官府按照學子的名額統一出的,這些學子學成以後都先要回到各自的縣裏好好做一番貢獻。

三月龍抬頭的時候,謝家的學堂開了學,山腳下那一片荒地被官府劃給了學堂,成為了學子們練手的地方。

葉遠閑每天抽出小半個時辰的時間給這些學子們講理論知識,半個時辰的時間帶著他們去地裏辨認植物練習嫁接技術。

就這樣在每天的忙碌之中,許多聰明的學子基本能將當天學習的技術吃透,甚至還能舉一反三。隻是理論知識對於他們來說稍微難了些,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理解。

春天草木生長極快,學子們種下的許多莊稼都已經成長起來,扡插的歪歪扭扭的枝丫瞧著怪異了些,但的的確確是成活了。

一晃三個月時間過去,第一批學子已經小有所成,剩下的就是不停的試驗過程,這些過程極為繁瑣、有著許多變數。

學堂裏短時間無法處理這些問題,隻能由學子在日後不停的研究中慢慢試錯,然後培育出最高產的種子來。

與此同時謝一他們曆練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修為從煉氣到了築基,最後突破築基到金丹,已經是這個世界除了謝移風和葉遠閑二人之外,最高的存在了。

第70章

離開

隨著學子們一批批的出師, 各地不斷有好消息傳來,糧食增產,水利修建, 防禦提升等好消息令百姓振奮。

已經當今聖上已經年過四十, 皇宮裏又傳來好消息,那位敢橫刀挎馬上戰場的皇後以三十六歲高齡產下一名公主, 這是皇家第三個孩子。

此時的太子已經十八,機敏聰慧,有其父之風。

二皇子年十五, 長得卻已經快和太子一般壯實,生平最敬重父親和兄長,最愛的就是跟著徵親王到各處去作戰, 閑暇時也混在軍營中同尋常武將一般操練。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憨厚的二皇子對那至尊之位沒有任何肖想。而當今太子也對幼弟很是疼愛,兄弟二人感情很不一般。

如今又出現一個小小公主,這兄弟二人頗有幾分將小公主當女兒疼愛的架勢, 每天都要進宮看小公主,一家子和和美美的吃晚飯。

如今皇帝的後宮內的情形, 倒是簡單和氣,連帶著皇帝將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朝堂之上, 將國家治理的安安穩穩四海升平。

當年盛名直逼京都的謝家已經逐漸隱沒不顯, 遊落村的眾人靠著學堂和土地攢了不少的銀錢,年輕一代都搬去了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