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2 / 3)

司瀅虛心地想了想,覺得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萬事總要取舍,又想淑妃信任感激,又不想出麵,哪有那樣好的事?

她把謝枝山拽回來,摳他衣料上的經緯:“老夫人養得怎麼樣了?”

謝枝山說好了許多:“由人扶著,已經能在府裏轉上半圈,她好好的,你不用太記掛。”

“太後娘娘……差人去看過麼?”司瀅小心翼翼地問。

“看不看的,也無甚區別了。”謝枝山聲音淡如水,半邊俊容被火光映著,清瘦散漫。

近天亮時,錦衣衛的人帶著船找過來了。

彼時齊湘也將好轉醒,大難不死,心猶戚戚。

司瀅扔下謝枝山跑去照顧她,安撫她確實脫了險,不必害怕。

隨著皇帝的蹤跡,一行人最後回到宮裏。

淑妃過來探視,手裏搓著佛珠,接連說了好些個阿彌陀佛:“幸好沒事,幸好平安歸來了。”

司瀅笑說:“陛下福澤深厚,有聖駕在,總會轉危為安的。”

提及皇帝,淑妃也笑著點頭:“那倒是,昨日福船開拔不久,便有加急奏報,說是河東的雨落下來了。想來陛下之赤誠直達閶闔,上天才急降甘霖,雨澤河東百姓。”

齊湘吃過藥,這會子燒也退了些,納罕地問淑妃:“娘娘不去乾清宮麼?”

“去過了。”淑妃將佛珠繞回腕上,莞然笑道:“陛下`身旁已經有人照看著,我不通醫理,也不會說什麼體貼話,杵在禦前也是占地方,便托其它姊妹受累些,替了我的那份孝敬。”

司瀅替齊湘換了條帕子,二人相視,都覺得意外。

貴妃失寵,這時候後宮上下,沒哪個比淑妃更合適照顧皇帝了,哪知這位娘娘大度至斯,已經不爭到了這樣地步。

想來是習慣將自己放在至卑之位,遠遠站著,看皇帝與後宮親近,或是看其它妃嬪向皇帝獻殷勤。

同為女人,司瀅不由替她感到一絲心酸。

這樣隱忍的愛,不是一般人能經受住的。

正說話呢,宮人抱著小皇子過來了,說是小皇子醒了不見母妃,哭鬧不休。

齊湘在榻上欠身,忙說自己帶著病氣,怕過給小皇子。

淑妃壓了壓手:“不妨事的,他已經好全了,自打停藥以後,回回哭嚎起來,那個勁兒東西六宮都能聽見回響。”

說完起身,從宮人手裏抱過兒子,朝倆姑娘露了露臉:“瞧,彥兒愛看新鮮的麵容,也親人。”

如無意外,這就該是大縉的下一任帝王了。

小皇子還是閑玩口水的月份,咿咿呀呀乳聲乳氣,你逗他一下,他張開嘴啵地吐個泡泡,別提多招人喜歡。

不過這到底是皇子,不是自家兄弟或者隔壁的小輩,司瀅沒敢抱,隻戳了一根手指過去,被小皇子緊緊抓住,咧開沒牙的嘴傻樂起來。

有個奶娃娃在,氣氛總是歡快不少,幾人有說有笑,連齊湘的臉上也慢慢恢複了血色,可見情緒之於病體的重要。

這麼大點的孩子,落在他身上話題裏最樂此不疲的,就是生得像誰。

而關於這個,早前已有不少言語。

淑妃抱著兒子,帕子給他吸了吸口水:“有說眉像陛下的,有說唇兒像我的,還有人說過,彥兒肖似大行皇後。”

這話就不好接了,司瀅同齊湘麵麵相覷。

可看淑妃,卻並不覺得有什麼。她柔聲道:“皇後娘娘去的時候,肚裏也有了皇嗣,我常想娘娘若在,這孩子或許不該打我肚子裏出來。該是娘娘在天有靈,不忍陛下孤孤單單,便讓彥兒投生到了我肚裏。所以這個孩子,是大行皇後給的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