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把玩著這一個宣德爐,臉上的神情莫辨,突然,他衝駱天一招手:“駱天,你過來一下。”
周軍的臉色一變,他從老師的嘴巴裏不止一次聽過駱天這個名字,聽老師說得神乎其神,現在老師居然讓他來鑑賞自己的這一個宣德爐?他有些悶悶不樂,看駱天的眼神就充滿了幾分敵意。
駱天感覺得到周軍的敵意,不過他才懶得理他,他淡淡地一笑,接過常老手上的宣德爐來,定眼一看,這宣德爐仿得還真像!!香爐倒是香爐,可是不是宣德年製的,他又掂了掂重量,心裏就有底了。
看到駱天的神色,常老問他:“怎麼樣,駱天,這宣德爐如何?”
“常老,這是您弟子送您的壽禮,按理說我不應該……”駱天有些遲疑。
常老聞言擺擺手:“不要這麼說,在古玩界,隻有真與假之分,你就直說吧,看看與我的判斷是否一致。”
這下駱天有底了,原來常老也有懷疑啊,他首先說起了重量:“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隻有15。8釐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這一個,重量不輕!!那說明這一個銅爐質量上等。”
周軍的眼色緩和了下來,再看駱天接下來怎麼說:“這是一個質量乘的銅香爐,可是並不是宣德爐,而是清末的銅香爐。”
周軍的臉色一變:“你說什麼?!!”臉上已經有了慍色,常老看了他一眼:“周軍,你先別說話,聽聽人家駱天怎麼說的。”
“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從整澧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澧風格是雅緻、渾厚,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緻。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緻,但總澧上渾厚不足。”駱天指著手上的銅香爐:“大家看,紋飾較繁複,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周軍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他已經反應過來了,常老輕輕地咳了一聲:“嗯,紋飾繁複,珊瑚鑲嵌,這是清朝幹隆時期銅香爐的顯著特點。”
駱天點頭:“是的,這個銅香爐不是明宣德的,而是清幹隆的。”
常老讚歎地點頭:“沒錯,和我心裏想的是一樣的。”他轉頭看周軍:“周軍啊,以後可要再認真一些。”
周軍咬了一下自己的下嘴脣,原本還意氣風發的他瞬間變得無精打采起來,如果是老師指出自己的偏差倒沒有什麼,偏偏是和自己年齡相當的駱天,這中間就有一些微妙了,他就是不太爽這個叫駱天的人。
“常老,您學生的眼力已經相當不錯了,您能有這樣優秀的弟子,就是您最好的壽禮了。”駱天的嘴今天像是抹了蜂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