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身邊有一個最好的學習對象在。”
主持人繼續問道:“在《迷霧》和《在23歲》兩張專輯裏各位成員都有創作,那麼各位最喜歡哪首歌?”
謝鳴軒思考了片刻:“我應該是《是黑是白》。”
“《未來》。”季晏和陸葦一致選擇了未來。
“那我選季老師的《躍》,這首歌越聽越不膩,網上也有很多翻唱的版本。”
由於采訪是在DW娛樂進行,所以《歌壇》雜誌的工作人員進入了“翼”的公寓和平時使用的錄音棚,那裏有充足的《迷霧》和《在23歲》兩張專輯的創作痕跡,《歌壇》雜誌拍下了謝鳴軒和季晏的書架、陸葦的吉他和方嶼磨到發白的運動鞋。
在創作理念上,《歌壇》雜誌和“翼”的交流就更深入了,兩張專輯的創作背景、主打歌的選擇以及成員們創作過程中遇到的麻煩全部被記錄了下來,主持人越挖越深,最後問:“兩張專輯的創作過程中,誰是最辛苦的?”
季晏直接指著謝鳴軒:“老謝。”
但他沒料到的是,謝鳴軒、陸葦和方嶼居然一起指著他:“季老師吧。”
主持人也好奇了起來:“理由呢?”
“老謝創作的歌最多,而且他除了自己創作之外,也會教我寫歌,我書架上一半的書都是老謝推薦的。”
“我選季老師,因為《迷霧》的創作周期他的狀態很不好,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包括後來專輯發行之後也遇上了麻煩,這些對他都有影響,隻是他不會把這些事情說給我們聽。”
“也因為季老師的基礎當時還不夠好,他真的是一點一點慢慢學,才把《無聲告白》這首歌寫出來的,寫《躍》那段時間他還要準備新電影,他應該是我們幾個人裏最忙的。”
麵對記者鏡頭的時候,方嶼和陸葦兩個人表現得尤為正經,一些季晏自己都忘掉的細節他們偏偏記得很清楚——事實上,《迷霧》和《在23歲》兩張專輯的創作都不是外人想象中那麼簡單,方嶼和陸葦都有崩潰的時刻。
但他們總是記得夥伴們努力的模樣。
從這個角度看,季晏其實也是一樣。
因為夥伴們在努力,他們不想落後於對方,也不想成為組合的累贅,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變得更努力一些。
季晏時時刻刻感受到謝鳴軒他們對自己的偏愛。
……
《歌壇》對采訪的總結進行得很快,在將最終稿件給DW娛樂核對後,采訪文章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雜誌3月份的電子刊。
這一期的主要內容就是對“翼”的專訪,因而封麵人物也是“翼”。
由於“翼”以往在時尚雜誌上露麵更多,粉絲們買到這期《歌壇》時甚至有些不太適應文字遠遠多於圖片的排版,但慢慢地,把這期專訪讀下來之後,粉絲們對“翼”更了解了。
“《迷霧》原來是翅膀團抱著出最後一張專輯的想法去創作的,難怪當時《DoULike》攪局,季老師表現得那麼鬱悶。”
“我團友情無敵了,他們總在我意想不到的地方製造淚點。”
“沒想過有一天我居然會被專訪虐到——他們說已經做好發完專輯就解散的準備,而且創作過程中一直有嘲笑的聲音。”
“講真,我追星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偶像專訪裏出現這麼多書。”
“寫《無聲告白》的季老師當時居然沒有什麼音樂基礎嗎?那他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迷霧》和《在23歲》好聽的理由都在這期專訪裏了,我隻知道我真的沒有愛錯人,期待翅膀團的下一張專輯。”
“期待翅膀團的下一張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