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連為他更換柔軟中衣都直抽氣,更勿論再往外披沉重堅硬的鎧甲。
他眉頭緊緊蹙在一起,額心像有隻蜷曲的小蟲子,嘴也撅著,滿臉苦色。
齊淩本展著臂,若有所思地聽著外頭動靜,察覺到曹舒動作凝滯,側回頭安慰他。
“阿公放心,已不疼了。”
曹舒苦著臉將甲胄替他披上,手托在甲內,似托舉一片羽毛、一粒塵埃一樣小心。
慢慢抽出手來,叫重量落上去。
齊淩執住了他的手,在他皮肉扭曲的手背上,輕輕拍了一拍。②思②兔②在②線②閱②讀②
自取黃金貂錯配刀,佩上白玉雙印。
曹舒問:“陛下此行是去洛陽嗎?”
齊淩應了一聲。
大步流星往前走,正當他要打開門,走向等候在外的羽林軍時。
曹舒嘶啞嗓叫了一聲“陛下!”
齊淩停了瞬,推開門,光向外灑進來,遠處還有隱隱的輝煌雅樂聲。
他回頭,見曹舒正在攬袍,顫巍巍下拜,身影是極小的黑色一團,鶴發砸到磚地上。
“陛下,保重。”
*
第134章 永昌(十五)
嫋嫋秋風, 給此前大旱了數月的關中帶來了一絲涼意,刮過青黃不接零落稀疏的麥苗、龜裂田地。
但雁門郡、北涼郡的百姓卻深深畏懼這一絲涼。
究其原因, 隻要每年冷風從北地刮來, 草地染上衰敗和秋黃,遊牧之族得不到足夠的牧草,為了度過漫長又寒冷的嚴冬, 便會趁秋日馬匹膘肥時節騎馬南下,奪倉廩積糧,屠殺男子, 掠走婦孺。
一路燒殺搶掠, 一路血腥屠戮, 殺人如宰殺牛羊,過處屍骸遍地,十室九空。
每當荒原裏的風冷下來,邊民便翹首不安,攏妻懷兒栗懼終夜難眠者眾,年年都有流民冒罪偷偷南竄,由是邊境愈弱。
胡人騎兵狡猾, 原先隻為掠奪,不多盤桓, 得手即走, 讓戍守邊關的將士首尾難顧,以至於當朝對匈奴屢戰屢敗,元初三年雁門郡守以身殉國,以為國恥。
而敵人探出虛實, 近些年越來越猖狂, 加諸邊境越掠越弱, 胡人為了掠到足夠的物資和婦女年年南擴,大有飲馬河洛之勢。
元徽四年,今上平息燕王叛亂,得到了燕山草場和大批良駒。時機逐漸成熟,便定由李弈牽頭,籌備反擊胡人的“燕山之策”。後來李弈落獄,此策交由北涼郡守劉堯負責。
七月旱情緩解漕運恢複後,糧草源源不斷運向邊關。
李延照帶大軍趕在秋收以前至北涼,誘敵深入,意在殲滅左賢王部。
三十萬大軍日夜兼程,趕在秋日麥收時節之前抵達燕山,勢要畢其功於一役,一雪多年民為所欺將為所殺的屈辱。
為了這一仗已付出了太多:曆經兩代皇帝十數年的努力、在西域多國合縱連橫周旋、滅燕國、修通漕運、削弱諸侯以充實京畿、積糧積馬。
這一年也是最接近勝利的時候:左賢王心腹被策反;北方大旱,湖泊幹涸,瀧、汝、泮等諸水幾乎斷流,胡人難以飲馬畜牧,其態倉惶;當朝募良馬、豪勇,用重金砸出一支驍勇騎兵,這次出戰全部都帶上了。
傾國力而出。
勢要徹底逆轉中原和胡人之間的攻守之勢。
但就在這個當頭,長安出事了。
……
從關中再往北,大地逐漸蒼黃,刀刻斧鑿一般,奔馬帶起塵沙。萬畝蒼莽中,蔥蘢燕山像點綴在禮天黃璧中的一點蒼痕。
燕山已經發生過激戰——故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