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設好,約莫黃昏時,黃門郎擁著新任的驃騎將軍,持節,都督並、幽兩州諸軍事齊賢至。
齊賢是臨淄王幼子,齊元襄弟,不足十八歲,身量不高,略不勝甲,麵有驕色。
先抱怨這一路風霜,又嫌宴肴不足以美口。李延照對他畢恭畢敬,親自持觴斟酒,侍奉到酒足飯飽,方詢問京中事。
齊賢道:“先帝賓天,太子將即帝位,我奉皇後命,令將軍旋返。”
李延照問:“令我隻身返回長安?”
“大軍由我代管。”
李延照笑了笑,自言自語:“大戰在即,陣前換帥?”又問:“將軍知兵嗎?”
齊賢醉得麵頰酡紅,仍聽出他話中嘲諷意,乜斜醉眼看他:“知你不服,但如今皇後殿下臨朝,懿旨就是聖旨。你待如何?你家老小可都在長安,你那兒子好像還不足十歲?”
李延照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有個黃門郎覺察不對,悄悄來搡齊賢。
齊賢卻年輕氣盛,一拍桌子躍起身來,指著李延照鼻子罵道:“李延照,現在大將軍是我兄長,可不是你。明日宣了旨,不管你願不願,你都得給我滾。”
李延照麵色平靜,隻將視線向旁移,他坐的席旁有一對手戟,橫戈案側,倚靠沸釜,色如銅鎘,燈下莫辨。
下一個眨眼之瞬,他已操起手戟猛地砸向齊賢。
飛濺他麵,鮮血四五點。
轅門虛帳設在荒原上,幾個大帳的燈火倏然都熄滅了,慘淡星光照耀,一道道血痕灑向白色布帷。
不過幾個瞬息的時間,荒原裏再沒有聲音。
……
齊元襄極為關注李延照的動向,一路都有快馬奔探。
齊賢所領的朝中使者行蹤忽然杳無音訊,遲遲也不見李延照遵旨旋返——連人是否已到峪州城的消息都沒有。
齊元襄本就性急,猜測最壞結果,眼看“困龍”“斬將”兩計眼看都要折戟沉沙,大受屈辱,怒不可遏,終夜不能眠。
為此事所激,他才倉促將太子登基大典生生提前。
為的便是搶占製高點——當太子在百官前繼任大統,李延照反叛之實即落定,可使天下共起而誅之。
……
八月十五。
桂宮,羽林軍已整裝待發。出發前,桂宮的大長秋稟報齊淩:“吳夫人不知所蹤。”
朱晏亭在發動未央兵變之前把諸夫人、包括舞陽長公主都羈押到了桂宮,叛軍攻入桂宮那晚火力都朝著她在的明光殿去,諸夫人都未有失。這兩日賊不敢來犯,桂宮還算平靜,隻有舞陽吵著要見他,餘者皆算平靜。
吳若阿在這個當頭忽然失蹤,不必想也知道是與偽朝有勾連,趁羽林軍集結,禁中出現紕漏,趁機逃走了。
齊淩冷笑一聲,隻道:“不必追索。”
向遠方罩在朝霞下的未央宮闕一望,疾步如飛走下明光殿前的長階。
趙睿隨行在左,謝誼在趙睿身後,落後兩三階,三人並下台階後,謝誼親為參乘牽過戰馬,齊淩翻身跨上。
羽林軍集兵在明光殿前,軍容齊整,一眼望去玄甲瀲灩流照紅彤朝日,深沉烏色與燦爛鎏金交錯耀目。
齊淩擐甲執兵,鞭馬在前,軍士靜默聽垂訓。
與他們相對默然片刻。他麵容還帶著蒼白病意,但目亮如點漆,昂首笑道:“今日,朕欲與眾將士會獵於長安,鞭策山河,宰割群獸,諸位意如何?”
羽林軍為之震動。
一言便將時日拉回從前。往日,承平日久年輕驕矜的皇帝,總在秋日獸肥時節帶領一群勇冠三軍的羽林兒郎秋狩,郎官轟聲相從,馬踏山林顫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