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擺攤,也不用錢幣交易,隻支持以物易物,看上了哪樣自己跟跟攤主交涉,談妥就換。集市從早上十點開始,一直擺到晚上八點,八點後負責今年大集活動的人會在廣場上燃放煙花,煙火完大集散。

本來葉躍和李越泊是打算換完被套就去的,但跟鄒華釗這麼一聊,時間就有些晚了。所以兩個人也來不及整理鄒華釗給的信息,急急忙忙往集市趕。

因為是大家的集市,所以是不許幫占地的,他們來得晚,隻剩下了街尾的位置。

葉躍和李越泊也不挑,兩個人一起把攤布一攤,七零八落的小商品往攤上一擺,這攤就算成了。

進入集市街的時候就在路口看見了大紅榜上毛筆字寫的今年大集的評比規則——最快清空商品的小攤攤主將獲得今年大集的榮譽彩旗(限攤位商品二十件以上,以每件商品被清空的平均速度評比)。

其實年年都是這個評比規則。

大紅榜配毛筆字非常具有年代感,但放眼望去,入目的都是漂亮的小洋樓或者現代中式小別墅,街心廣場也是透著現代貴氣那種好看,藏冬鎮一直都是這樣,現代現代它的,年代年代它的,結合得非常好。

榮譽彩旗並不是什麼實質的獎勵,但對藏冬鎮大多數人來說非常具有誘惑力。拿到當年彩旗的人,會雄赳赳氣昂昂扛著那彩旗在集市街繞街走上一圈,所有人會真心實意鼓掌祝賀,然後在第二年的大集日繼續雄赳赳氣昂昂地扛著那彩旗來尋攤位,擺好攤再把彩旗高高插在攤位旁。

藏冬鎮是靠冬藏商會養家致富的,彩旗於他們而言,是對他們這些已經離休或未參與工作之人的極大肯定——是今年藏冬鎮最會做生意的人。畢竟,鎮子裏都是做生意的行家,要摸得清鎮上人喜好、合理規劃攤位商品,才能真的做到最快清空小攤商品。

很像是全鎮參與的小商品售賣實景演練。

葉躍和李越泊是不太在乎這個的,葉躍是誌不在此,李越泊是不需要再靠彩旗來獲得證明。不止葉躍和李越泊,其實這彩旗一般也是被從商會離休的人奪得的,這是大家秘而不宣的默契。

畢竟隻是“演練”,藏冬鎮向來溫柔。

葉躍想象不出這樣的鎮為什麼會寫作葬冬。

攤位不用看守,把聯係方式或者易物標準寫明放在攤位上,就可以去閑逛。

當然是要去逛的,大集日最大的樂趣就在此。

是集市,當然第一要務是熱鬧,吆喝聲此起彼伏,是熱鬧的人間煙火。攤位上賣的東西就更有意思了——

隔壁二叔攤位上放的是阿梨退的毛,還拿透明玻璃罩蓋起來的,謹防風吹跑,文案寫的是狸花教聖物。

他攤位旁邊的攤位也擺著盤聖物,是色香味美的一碟烤雞翅,文案書空氣炸鍋教聖物。

……

這些顯然跟他和李越泊一樣是來湊數的。

集市街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葉躍和李越泊牽著手慢慢走。如同兒時一般,誰見到感興趣的東西想駐足,就微微拉拉手,身旁那人就會會意地跟上。

兩個人在攤位駐足,蹲身,有時候是李越泊有時候是葉躍,反正牽手後剩下的兩隻空手裏總會有一隻手伸出來,或指著商品或在得到應允後拿起商品放到兩人麵前,四隻漂亮眼一起認真看,一個說一個聽,有時候再討論討論,最後再決定買不買、怎麼買。

集市街上是人間理想的熱熱鬧鬧,但是如果鏡頭切到他們這裏,是熱熱鬧鬧中的人間理想。

都是鎮上的人,走過攤位時大家都會攀談兩句,除了他們這些稀奇古怪湊數的攤位,當然也有認真擺攤的攤主。

比如周蔓蔓、鄧璐還有宋若唯他們就都聚集在周羽的攤位前——周羽在賣炸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