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甚可驚的。點一點頭,耷拉著個腦袋:“卑職無能。”
“可在他身上發現什麼?”
王菀道:“身上倒是沒搜到別的什麼,隻有這把刀。”雙手奉上一把通體漆黑的刀,刀刃發著森森寒光,凜氣逼人,寬約三寸,長兩尺餘。
吳源湊上來,細細端詳那把刀:“甄州的玄鐵、江州的鍛造工藝,既沒有官中的印記,又非軍中形製,能造出此刀的,除了天子,卑職能想到的,隻有一人。”
花朝心中一震,杜譽沉沉道:“崇禮侯。”
甄州玄鐵產量不高,獨供官用,若非官中默許,民間私藏,是株連的死罪。而崇禮侯的封地,在甄州。
天子登基後還未分封王侯,如今尚存的仍是先帝時期的。天下原本二王九侯,現而今英王成了天子,高平王獲罪,隻剩下九個侯爺。
崇禮侯雖然身份尷尬,但畢竟是個侯。他這些年自請就番,皆被拒絕。可堂堂一屆侯爺,向封地要些東西,自然不是難事。
倘若當真是崇禮侯,他為什麼要刺殺杜譽?除非杜譽當下所查的案子,令他十分不安?
可,這麼做,不是太意圖昭然了嗎?他難道有十成的把握能令杜譽斃命於那個巷中?
姬敬修行事,不像如此魯莽。
思量著,花朝打量了下杜譽神色,見他十分平靜,看不出什麼端倪。實在不知該不該提醒他這一句。姬敬修與她一同長大,她自問對他頗有些了解。盡管數年未見,亦不相信一個人會變化到如此地步。當年局勢一片向著他的時候,他亦未作出什麼出格舉動。
杜譽轉向吳源,又問:“董家上下查過了嗎?還有會賢書局。”
吳源道:“果如大人所料,死者董元祥的床下,灰塵有動過的行跡。”
杜譽神色不變,沉吟了片刻,忽然道:“吳源,你再去查查會賢書局與京城各大紙坊的賬務往來。”
紙坊?花朝眉頭輕輕一跳,敏銳如杜譽,果然還是很快注意到了這點。會賢書局是印書的,近來京城紙價飛漲,不難猜到是與各個書局相關。
會賢書局若囤積紙張,作特殊用途,必不會輕易令人查到藏紙之處。越是如此,越顯得形跡可疑。
“對了,賬目上若看不出端倪,就去挨個盤問紙坊和會賢書局的小工。若有大量紙張進出紙坊和書局,工人雖被蒙在鼓中,活計必然會增多。這麼多人,這麼多張嘴,不可能全部瞞得住。”杜譽又補充道。
紙、書局、董元祥、童觀、逃妾韓氏與他情郎、雙喜乃至胡侍郎,似乎都或多或少地牽著那本書《嶺南女俠》,可他們到底要拿這本書來做什麼呢?
難道真的是姬敬修要拿這本書來做什麼文章?可那本書她看過,雖說書中有些情節與女帝生平有些類似,但全書看下來,諸多情節已經修改,並非與當年之事如出一轍。
作這些吩咐的時候,杜譽絲毫不避忌花朝。花朝見他神色平靜地一一做著安排,一點不像受了重傷的樣子。若非這藥味濃重,她幾乎也要忘了此事。
一番盤問布置下來,已交亥時。杜譽晚上是不可能挪動了,大理寺那邊張慎來那麼一趟亦算是打過了招呼。可杜譽在部衙內有廂房,花朝卻無歇臥之處。
吳源聽完吩咐垂著頭行了個禮便告退了,王菀卻和一根大蔥似地在二人跟前杵的筆直。見杜譽半晌未吩咐安置花朝的事,忍不住問:“大人,馬夫人今晚,在何處歇臥?值房那邊倒是多出一個榻。”
“不成。”杜譽言簡意賅地回了兩個字。
“怎麼不成?”
“宋捕頭今晚值夜。”
王菀微愕,立刻反應過來他怕是顧慮著男女之別,撇撇嘴:“大人,那怎麼了!我還和宋捕頭一起值過夜呢。那值房和後頭的內間隔了老大一個廳堂。你不放心,就讓宋捕頭別越過廳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