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道:“他搜集了我的畫,又刻意先等在莊子外麵見我,難道……”

【難道?】係統的聲音平淡冷靜:【宿主是說,他為你而來?】

慕書玉:“我在猜測他的身份。”

這名老者很有可能是一個,文人畫師?

……

慕書玉尚未睡著之時,姚芷嫻正與尹道元在書房裏交談。

“尹大家,請喝茶。”

姚芷嫻親自倒了一杯熱茶放在老者的麵前,態度和言語間都帶著敬重。

“不必這麼客氣,你我也算是舊識。”尹道元噓了噓茶,微抿兩口。

姚芷嫻:“舊識之說不敢當,如今我不過是一個伯府的妾室,萬萬沒想到厚著臉皮托人去信給您,您竟真的來到了棲山村。”

她沒有想到,而且還是老者親自到來,已是出乎意料了。

尹道元尹大家,雅稱“簡墨先生”,是大盛朝有名的一位書畫大家。

書法筆勢行雲流水、矯若驚龍,令人稱歎。

但他的畫更好更負盛名,尤為擅長人物畫和山水畫,畫法筆觸簡略精練,下筆雄健豪放、縱橫自如,獨具風裁。

讀書人、特別是畫家推崇尹道元尹大家,便起了個尊稱“簡墨先生”,意在誇獎讚揚其簡單一筆便傳神、妙至毫巔並且入木三分的丹青墨跡。

這稱號流傳範圍更廣。

是以,世人多知簡墨書畫大家,真實的姓名倒不如雅稱人盡皆知。

尹道元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尹嶽在國子監當先生,書畫方麵的成就雖比不上其父尹道元,學識卻很不錯,憑借自己的能力入了國子監,任司業一職。

二兒子尹望則絲毫沒有書畫方麵的天賦,筆下丹青缺乏靈氣,可在為官上麵卻通透精明、進退得當。

如今的官職已是從三品都轉運鹽使司,手中握有實權,任職於河間府。

姚芷嫻的父親姚甫承在京城為官時,曾與尹嶽交好,兩家各自入府走動過。

當時,尹道元也在京城尹府,未曾像現在這樣時常出門遊覽山水秀色。

姚芷嫻有些才氣在身,幸運的得到過尹道元一段時日的指導,雖無師徒名分,卻也有幾分情分在。

這回,姚芷嫻通過薇姐想辦法去信給尹道元,是為了慕書玉。

她想為慕書玉求得一位畫家良師。

姚芷嫻自然不敢奢求尹道元為師,畢竟尹道元德高望重,是書畫界的泰山北鬥,姚芷嫻自知人微望輕,不可能說出狂妄的話語。

更何況,尹道元現在早就修身養性,不再收徒了。

不過,尹道元早年收下的學生卻不少。

姚芷嫻去信是希望尹道元能夠對慕書玉考察一二,若覺得玉兒於畫畫上有靈氣天分,可否看在先父的麵子上給予方便,為玉兒尋一良師。

如果有尹道元這樣的書畫大家出麵,就算隻評價一兩句,對玉兒來說也是極為有益的。

所以,姚芷嫻舍下了麵子。

但她卻不知道,就在剛去信後不久,巧合得很,有人為求尹嶽辦事,便投其所好,送了不少字帖書畫禮物到尹府。

其中一份禮物裏麵便夾著從有客來趙老板那裏買來的畫,因為畫法新奇,是以也被附贈送了進來。

送禮那人還將青州縣小神童的畫當做趣事講給了尹嶽聽。

尹嶽一聽“慕書玉”的名字,便驀地想起兩天前,尹道元收到的一封信件,這名字耳熟,父親似乎在他麵前念叨過。

於是,尹嶽打發走送禮之人後,就拿著慕書玉的畫作去找尹道元了。

由此,尹道元才決定親自來青州縣棲山村一趟。

姚芷嫻隱約覺得尹大家對玉兒的態度、觀感很不錯,在尹道元拿出玉兒的三幅畫作之後,內心的感覺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