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舉行考試。”

“通常由知縣親自主持並擔任主考官,就連報名都是去縣衙。”

“等到了府試,那就是由府級的官員進行考試安排,尤其是連考三場,期間,考生不得出考場。”

“你試想一下,長期待在裏麵會是一種怎樣的憋悶。”

“有學識好者,可心裏情緒若脆弱不好,一緊張的話,那不就什麼錦繡文章都寫不出來了。”

“所以,這就叫你提前感受一番考場的氛圍,熟悉考試的流程。”

“縣試又不是隻能參加一回,以你的條件,大有重頭再來的機會。”

“倘若這一次縣試考過,那自然就是最好,既有經驗,就去籌備下一次的府試,倘若考不過,那就再接再厲,尋找自身的不足,然後改之加勉。”

“騏驥一躍,尚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小竹子,鍥而不舍,才金石可鏤啊。”

考試怕什麼,勇敢的衝啊。

慕書玉這張嘴嘚吧嘚吧的能說會道、侃侃而談,這會兒開導起關笙來,話語一套接著一套,說得嘴都幹了。

她才停下,旁邊便有人遞了水囊過來。

慕書玉轉頭一看,發現林興、趙儉和尹煜之都不知道何時不再去啃鹵味了,竟也在認真聽她講話。

此刻遞來水囊的人就是尹煜之。

慕書玉接過自己的水囊,喝了兩口潤潤嗓子。

林興則看向關笙道:“竹子,我覺得書玉說得對,縣試又不需要趕考費,就置辦點其他開支,完全有能力承擔。”

“你就報名參加試試唄,反正少不了一塊肉。”

科舉“燒錢”,首先就在於讀書上麵,書貴紙貴,請先生教學也貴,束脩都交不起,怎麼讀。

其次,就是趕考費了,旅途車馬、住宿、餐食盤纏等,哪一樣不用到錢財。

不然為什麼會有窮酸秀才受到地主資助的戲碼,因為趕考費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最後,雖然科舉不交報名錢,但是,學子每次考試用到的試卷卻都會由考生自己來支付。

另外在考試前,考生還需要再買來一些蠟燭、水和炭、餐器、衣席等,這些東西加起來就又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費用。

所以說古往今來,寒門學子讀書多艱難。

而關笙的家裏條件相對來講,卻是不錯的。

尹煜之和趙儉也對慕書玉、以及林興剛才說的話表示讚同。

關笙不禁笑了起來,道:“你們不用擔心了,是我之前想岔,鑽牛角尖,書玉講的有道理,我決定去參加縣試了。”

慕書玉拍了拍關笙的肩膀,說:“你想明白就好。”

這時,尹煜之轉了轉眼睛,突然對林興和趙儉說道:“欸,要不然,我們也去報名參加縣試?”

“噗咳、咳咳……啥?”趙儉這會兒正在喝水,聞言直接嗆到,忙拍著胸口抬起頭問:“你認真的?”

他學習不怎麼樣,嚴格來講,算不得好。

父親趙三旺之所以讓他到縣學裏來讀書,抱著的期許不過就是希望他能夠識文斷字、胸中有點子墨水,到時候好繼承有客來酒樓,將家業和菜譜繼續傳承下去。

趙儉對於自己讀書學習的能力還是有非常清楚的認知的,讀書不在行,他腦袋是聰明,卻全都點在了做生意上麵。

趙三旺很滿意趙儉這一點。

要趙儉去參加縣試,鐵定考不過。

至於林興,他覺得自己也稍微差點意思。

慕書玉道:“雖然我勸關笙的那些話是好,可縣試畢竟不是兒戲,哪能說參加就參加。”

“關笙此前讀書努力,是時刻準備著,你呢,你有準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