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會有解答。”

靈台山不算很高,但山路崎嶇,是由無數蜿蜒向上的台階組成,馬車自然不可行駛而過,為保誠心,上山也要徒步。

隻有天晟帝與太後有特權,疲憊可乘坐轎子上山。

慕書玉此時便是與裴妙珩一步一台階地走上去,兩人前方無人,後方也是,馬車送到山腳便離開了,包括同行的車夫和侍衛等。

是以,現在除了兩人的腳步聲、周圍風吹草動以外,分外安靜。

慕書玉從天祿閣離開的時間已經不早,馬車駛離京城來到山腳下更是占據了一部分,如今慢慢登山,天色便逐漸黑沉下來。

天一黑,腳下的路就會看不清楚。

慕書玉剛想要提醒裴妙珩,就見前方恰巧走到相對平緩的位置,台階旁邊便是一處平地,有可供休息的亭子。

裴妙珩走過去,慕書玉也跟著,亭子裏的石桌上竟放著一些東西。

“燈籠?”慕書玉訝異道。

這燈籠是誰放的?旁邊也有火折子,倒是齊全。

可為什麼燈籠隻有一個?

眼看裴妙珩用火折子點燃燈籠,一手提著,火光照亮周身等處,驅散黑暗,但慕書玉若不跟緊一些進入燈籠籠罩的範圍,她眼前照舊漆黑。

還未等開口說話,裴妙珩空著的手便尋過來準確無誤地握住了慕書玉。

手掌與手掌相貼,溫度傳遞的刹那仿佛令慕書玉的心都不由得一燙,跳動加快,手要抽離,卻抽不出來,可見眼前之人握得有多緊多牢。

燈籠往上提些高度,溫暖昏黃的火光同時照亮兩人的臉龐,燈下見美,有著無法忽視的心驚魅力。

無論是愣住的慕書玉,還是早有心機的裴妙珩。

而見慕書玉望著他愣住,裴妙珩更是毫不保留地彎起嘴角:“慕大人,天黑路尚遠,小心腳下,記得牽緊我的手,不要放開。”

隨即,裴妙珩帶著慕書玉繼續朝山上走去。

鬆不開,便隻能如此了。

慕書玉老老實實地跟著裴妙珩的腳步,耳尖掩在黑暗中,那抹紅色就也遮蓋的絲毫不見蹤跡。

靈台寺建在半山腰,隱沒林間,而不是山頂,拿到燈籠後沒爬多久他們就來到了寺院門前。

大概提前有人過來通稟,寺廟大門敞開,有小沙彌在此迎接。

臨靠近前,裴妙珩鬆開緊握慕書玉的手,兩人一前一後進入寺廟。

慕書玉走在後麵,被一路握緊的手掌縮回袖子,隻感覺兩隻手的溫度都不一樣了。

到了寺裏,慕書玉才發現凃卓竟也在這兒,還帶了可令她換洗的衣物等。

慕書玉眼底的疑惑有如實質。

凃卓看了眼裴妙珩,垂下頭說:“少爺,是殿下提前差人去伯府……”

早、有、預、謀。

慕書玉腦海裏冒出這四個字。

裴妙珩道:“爬了這麼久的山不餓麼,隨我去用齋飯吧,用過飯後,帶你去見一見天水大師。”

天水大師便是靈台寺的住持。

“嗯。”來都來了,慕書玉點點頭,她也確實肚子很餓了。

而且不得不說靈台寺的齋飯非常美味。

待吃完飯,裴妙珩和慕書玉兩人來到了一間廂房,房間裏盤腿坐著一位慈眉善目,胡須皆白的老和尚,正是天水大師。

他穿著一身白色僧衣,一手敲著木魚,一手轉著佛珠。

聽見腳步聲,天水大師睜開眼睛,眉目仿佛染著慈悲:“殿下,慕大人,請坐。”

慕書玉略微詫異:“大師認識我?”

天水大師笑道:“有此獨一無二風采之人,京城裏怕是沒有幾個,更何況是與殿下一同前來,不是慕大人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