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在魏國為將,簡直就是秦國的噩夢。剛看到三家分晉,以為日子能過得鬆和點了,結果又來了這樣的一個煞星。吳起為西河的守將,主要職責是抗拒秦國和韓國。傳說在這一時期他與諸侯國打了76仗,當然最主要的是和秦國,而大勝了*仗。也就是說勝率起碼超過了84%,這是個讓人膛目結舌的數字,而還是大勝,還沒有計算那些小勝。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這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吳起肯定是個混蛋,但是他也肯定是個天才,不折不扣的軍事天才。
吳起對老婆不好,但是對士兵卻很好。他清楚地知道,老婆不能為自己帶來功名利祿,但士兵能。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己的名聲,是建立在無數士兵舍生忘死在戰場場拚命的基礎上的。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夥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紮好的糧食,跟士兵們同甘共苦。這點上其實我軍的很多優秀將領都能做到,所以我軍的戰鬥力曆來都是讓人乍舌的。看來古今中外的優秀將領都能想到一處去的。
傳說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濃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怎麼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裏。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麼時候死在什麼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這是位聰明的母親,他清楚地看到了官兵一心後的結果是什麼,對國家,對將領來說,那自然是善莫大焉,可具體到自己的親人身上呢?
曆史上所有的優秀將領都不是政治家,都缺少政治人物身上的那種洞察世事的明徹和隱忍不發的耐心,將軍從政,多是悲劇。吳起確實是一個天才的將領,但是他永遠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魏國的一些垃圾政治小爬蟲們隻用了一個很拙劣的計謀,就成功地把吳起逼迫走了。其手法之拙劣得我都不屑花時間打字來詳細描述,所以將軍的舞台永遠是戰場,而不是朝堂。
從魏國逃亡的吳起到了楚國,在這裏他真正實現了自己為權相的理想。楚悼王任命吳起為國相,賦予了他很大權力,讓他能按自己的意願推行政治方針。吳起行政六年,確實使楚國慢慢變得強盛,但是他也觸及了大多數王公貴族的切身利益,反對集團都靜靜地等著複仇的那一天。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貴族作亂,追殺吳起。最後吳起是被射殺在楚悼王的屍體之上的,帶著不甘之心,吳起與這個幫助他實現了夢想的君王一起去了另一個世界。
吳起在鐵馬金戈中走過了大半生,毫發無傷;在政壇上隻呆了6年,就被殺身亡。看來從軍比從政要簡單得多了。真正可怕的敵人絕不是戰場上明刀明槍的對手,而是躲在你身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結下梁子的同僚。軍人從政,戒之再戒。
————————————————————————————————————————————————
另:周末接到朋友告知,有別的讀書網站轉了這本小說,然後我上百度一搜索,起碼找到無數個讀書網站都在轉這本書。深切地感謝大家的厚愛,不過以後轉載什麼的最好還是告訴鄙人一聲,謝謝了。本書現在是自由身,如果有誰看上了,可以msn:[email protected]聯係,價錢談得攏就賣。請轉載的朋友不辭辛勞,把這一段也轉過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