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這驛館裏一住就是四五天,無所事事。
這一日趙宇突然氣喘籲籲的跑了回來,急道:“公……公子,明天就……就是社日,乃祭祀土神之日,駱國相一定會……會親自主持。
聽說有許多百姓要……要為駱國相送上五穀牲畜,以感謝國……國相勤政愛民。”
“好,”曹昂拍了拍趙宇的肩膀道:“幹的不錯,等回去本公子重重有賞。”
“雕……雕蟲小技而已,”趙宇磕巴著道。
曹昂哈哈一笑,對趙雲道:“了不得,你這個堂弟都會成語了,將來說不定能舉孝廉,入朝做大官。”
“都是公子提攜罷了,”趙雲平靜的說道。
曹昂自從麾下有了成年軍兵之後,就把那少年軍解散了,有的送去讀書識字,有的則送去充作典農軍,總之不再讓沒有長成的少年上戰場了。
趙宇就是送去讀書的那一批。
當然,趙宇雖然聰明,讀書一學就會,但隻磕巴這一個缺陷,就已經斷了進入朝堂之路。
第二天,曹昂跟趙雲典韋幾人都換上了便服,出了驛館。
隻見大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很是熱鬧。
這陳縣的人口本來就密集,再加上今天是社日,所有百姓都湧上了街頭,幾乎已經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
社日就是祭祀土神的日子,在以農耕為主的時代,土神便是最重要的神明之一,幾乎每個季節都有社日祭祀。
陳國國相駱俊愛民如子,獎勵農桑,故而每次這樣的節日都由他親自主持。
曹昂等人混在人群中,隨著人流一路向城南行去。
出了南城門,就見在一片空場地上堆了一座高台,台上擺放著太牢祭品。
駱俊身著官服,在眾目睽睽之下,站在高台之上,口中念念有詞,虔誠的向四方祭拜。
底下圍觀的百姓雖然人山人海,但卻是雅雀無聲。
偶爾有人說話,必然會引起旁邊之人敵視的目光。
駱俊完成一整套祭祀的禮儀,底下的百姓這才發出一陣歡呼,高聲叫道:“國相萬福!
國相萬福!”
所有人都扯著嗓子齊聲高喊,聲音響徹雲霄。
有許多百姓舉著拳頭,看向駱俊的眼睛擒著滿滿的淚水。
曹昂不禁感慨,這駱俊治理一方果然有一套,這個時代能如此得民心的官員,可並不多見。
隻可惜在曆史上那麼容易就被殺死,也著實可惜。
這時候就見駱俊緩緩走下高台,邊走便微笑著向百姓們揮手示意。
百姓顯然常常經曆這種場麵,雖然對駱俊崇敬,但現場卻竟然有序,並沒有出現推搡踩踏之類的事。
有百姓跪在高台底下,手中捧著盛有果蔬與五穀的柳條籃子,並舉過頭頂。
有個老者顫聲道:“草民乃汝南人,流浪至此,多謝國相收留,草民一族人在此落戶,這是草民剛剛去山上摘的果子,還望相國收下。”
另有一個中年人道:“俺也差不多,家鄉被蛾賊燒了,幸有駱相將這裏治理的井井有條,才給我們保留了避難之所,這是小人種的新粟米。”
駱俊卻搖了搖頭道:“諸位好意,駱某心領了,保境安民乃駱某應盡之責,無需過譽,在下不能收禮。
更何況在下身為國相,乃是替大王打理國事。
諸位要感謝,也應該感謝大王才是,萬不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他說著連連擺手,百姓拿來的東西他一概不肯收。
百姓們不免又是感激,又是失望。
這個時候,有個中年人端著一個瓷壇來到駱俊跟前,高聲道:“駱國相,您對我們恩重如山,卻不肯收禮,就請喝一碗我們的清水,以表達我們感激之情吧。”
“對,”旁邊有人道:“就請駱相喝一碗水吧。”
駱俊不假思索的道:“好,那駱某就喝一碗水,算是收下諸位謝意。
如今日子過的艱難,那些吃用之物,還是都收回去吧。”
駱俊說著,接過了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