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8章 -十二門(1 / 2)

皇城東麵是鳳凰山、萬鬆嶺和吳山。六部、太廟以及一些機要衙門則都在內城,而趙武所駐守的,隻是臨安十二門中其中一門。

東四門、西五門、南兩門、北一門,共計十二門。而這些門的守衛,須有皇城司提轄,再由臨安知府協助。不過現在的臨安知府就是個受氣包,這十二門已成了史彌遠和皇族爭奪的地方,而臨安府的兵馬,則是不再管轄十二門,全部都交給了皇城司。

這也算是史彌遠的一大失誤吧,他獨忘記這皇城司官雖不大,但現在卻由永寧郡王楊穀兼任。

趙武所管轄的清波門看似很清閑,其實卻關係著天家的顏麵,以及整個內城的安危。在得到楊太後的懿旨後,楊穀立馬帶上隨從,也不坐轎子了,直接騎上馬兒,直奔清波門。

慈寧殿在皇宮後院裏,而這清波門卻是在鳳凰山東邊,這一路跑啊,可把楊穀給折騰壞了。但他又不敢耽擱了,跟史彌遠打過這麼久的交道了,他雖還不至於如此小肚雞腸,但他那些爪牙們,可不好說……

剛到清波門,看著一群站沒站像的軍士,楊穀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了。在詢問部下,確認無誤後,這才驅馬來到清波門前。

******

“現在誰是這清波門的門官?”

楊穀來時穿的是紫色公服,腰間懸掛著個紫金魚袋,在魚袋上麵是條玉帶,玉帶上麵繡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金龍,隻不過這龍卻隻有五爪。那眼尖的老兵看見,久在內城,自然認得這圖案,忙叫上眾人,上前參拜。

楊穀一擺手,不耐煩道:“罷了,就問你們,現在誰是這清波門門官?”

“呶。”一名老兵抬手指向蹲在牆根下的趙武說道:“那個就是。”

楊穀看向那人,年紀看上去也就二十來歲的樣子,從他抓頭的動作上看去,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啊,為什麼就會被太後如此關照呢?

心裏犯嘀咕,但太後交給的事還得辦,誰讓他是國戚呢,而且他這官職,如果沒有楊太後的幫助,估計現在也就一小小的軍官罷了。

驅馬來到牆根前,卻仍未見趙武起身相迎,反而是在地上比劃著什麼,時而點頭,時而搖頭的。在他的一旁還有一個稚嫩的麵孔,估計是昨晚沒睡好,此刻正靠著城牆,呼呼大睡呢。

“噯,那誰,見了永寧郡王,還不行禮?”

正在凝神聚思的趙武,突被人叫醒,輕抬頭,隻見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紫色的袍服。在寧宗朝,趙武來過臨安,自然知道這身著紫色朝服,代表著多少品級。

而滿朝文物,能夠在玉帶上繡著金龍的,恐怕也隻有親王和郡王了。因為皇帝穿著是正紅色的,而來人穿的隻是紫色,那就是除了皇帝之外的了。

“小的清波門門官,拜見永寧郡王。”說著就欲上前跪拜,楊穀忙跳下馬,攔著:“罷了,我不喜歡這些個繁文縟節。”

他既然不受,趙武也懶得給他拜的。在宋朝官與官相見,無論是一品大員見從九品小官,都不需要跪拜的,隻須鞠躬敬禮就罷。

並沒有向後世清代劇那樣,口稱奴才,跪地磕頭的。這裏都沒有,而且百姓告狀,原告也可以不跪,但告官時卻就要跪下的。平時遇到官員,也不用跪拜,常跪拜的那是清朝,奴才製度,就是在明代,也沒有那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