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大的戰旗湧入雲霄,秘密訓練三個月的所謂新軍,就此算是完成。寬敞的校場上屹立著三個方陣。這是自有宋以來獨有的一支軍隊,可以這麼說,這是從古至今唯一一支有思想的軍隊。
他們所灌輸的思想,他們不是為哪個人,也不是為哪個君或臣子而戰,他們終生隻會效忠於他們的國家,他們的民族,他們的信仰。
雖然三個月並不能將一個人完全的洗腦,但有五百先鋒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趙武相信隻需要幾場戰鬥,這期間隻要不被外人所參入,那就一定會完成最初衷願的。
三個軍陣,共分為三個營,每營五百人,設一指揮,一副指揮。軍校開學時理宗皇帝沒有來,大臣們也沒有一個來。畢業典禮上也同樣是如此,皇帝是擔心他這一來會給史彌遠口實,而史彌遠等文臣卻是根本都不願意拿正眼去看趙武這個兵痞。
一個自始自終都是武臣的人,無論他做出多大的努力,但他依然還是一個令人瞧不起的莽夫。更何況,如今的趙武,皇帝已經遠離於他,京城中的文人士子也沒有願意與他交往的。
而趙武好像也很高傲,沒有文人願意與他結識,他也沒有和文人打什麼交道。這也是史彌遠最放心的地方,自然也是皇帝最放心的地方。
大宋帝國最高層,無一不是文才出身,要不就是家世顯赫。而這最重要的兩點,趙武卻沒有。如今皇帝又不眷顧,原本蠢蠢欲動的文人士子,自然也沒有敢冒史相爺的忌諱去討好這個即將沒入山間的武將莽夫。
高高的觀兵台上,趙武稟身而立,凝視眾人。四個營,除一個營暫時仍不能公開外,都已出現展示在世人麵前。
“恭喜你們,經過三個月的地獄生活,你們終於合格的畢業了,成為大宋新軍第一批成員。”今日新軍畢業,滿朝文武,除在本院就職的幾個外,都沒有一個到場的。冷冷清清的觀兵台,卻並不能澆滅趙武那顆炙熱的心。
他環視了一圈肅然而立的一千五百名將士們,心中仿佛有一團火正在燃燒:“看到你們,我放佛就看到了大宋的未來。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經曆了千年的災難,卻仍然能夠傲立於世間,這是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正當趙武激情高昂時,忽有一士兵飛快跑到跟前稟報:“報告院長,太後駕到。”
“太後?”趙武一臉迷茫,自從那日與太後一聊後,就再無見麵。自他升任翊衛郎後,永寧郡王楊穀也是很少管他,任由他所作所為,楊穀都全當看不見,直到最後幹脆是幾天都難得見上一麵。
“太後肯定是前來助陣的。”看趙武還在那迷茫,呂良忙快走到他跟前,低聲說道。
趙武聞言,回頭一想也是。軍營重地,號稱朝廷第一支親力打造的軍隊。皇帝大臣都不來,這算怎麼回事。如今太後親自前來,也算是彌補了這一遺憾吧。
趙武束身整整盔甲,晃了晃頭頂上的鋼盔。這才想起就算是深秋,巳時的陽光還是有點熱的難受。抬頭看了眼刺眼的日光,大手一揮:“接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