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真不啻海外仙山、避亂之福地也!”李鶴軒踏上琉球海岸,見此處道路寬闊平坦,房屋精美整潔,市麵繁華熱鬧,他由衷的讚歎不已。
一身負王霸之學,值此亂世,正是男兒顯親揚名,施展胸中抱負的大好時機!就算做不成蕭何、陳平,也要學周瑜、孔明!
李鶴軒就是中國傳統士人中,學習縱橫捭闔的帝王之術,一心以王者師自許,每逢亂世就跳出來攪動風雲的人物。
這樣的人,先秦有吳起、商鞅、蘇秦、張儀,開漢有蕭何、陳平、張良、韓信……本朝“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更是大大有名,太祖皇帝“雪夜訪普”,讓多少讀書人憧憬著自己也有為帝王師的那一天。
毫無疑問,李鶴軒也做著同樣的夢。
北元廣招天下士,但那是韃虜,就算做到劉秉忠的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同知樞密院事,說到底還是個胡虜的官職,隻有今世的榮華富貴,沒有後代的萬眾景仰,算不得光宗耀祖,無非是和投匈奴的中行說、投契丹的韓德讓一般的地步,徒惹後人笑。
要投,就得投漢人正朔!文天祥忠勇而迂闊,蘇劉義有勇無謀,陳宜中多謀而遲疑,陸秀夫死抱書本,朝廷袞袞諸公當道,新進之人不能執掌權柄,奢談盡展胸中所學?至於陳吊眼、許夫人等等各處義軍,脫不了海寇習氣,終究難成大事!
隻有琉球,雖稱海外藩國,實為中原遺民,近來好生興旺,禦筆親題為“海東屏藩、天南柱石”。且琉球居海島上,南海古為天險,蒙元鐵騎雖利,難渡汪洋大海,近幾年當保得無虞,實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寶地。自己投了琉球,將來進則如光武中興,掃淨胡虜定鼎中原,免不了有淩煙閣上標名姓的一天;退則如蜀漢割據一方,延續中華正朔,也有武侯祠受萬姓頂戴、千年香火的機會。
於是,李鶴軒請表兄祝季奢寫了引見信,搭乘祝家從福州運送布匹的海船,踏上了琉球的海岸。
楚風,琉球總督大人,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如何才能說動他?盡管從表兄處打聽了不少,但李鶴軒還是決定多在琉球市麵上走走看看,必然能發現某些端倪。
不僅一座座房屋粉刷得雪白可愛,街道也整潔美觀,不知用什麼土鋪成,大晴天也沒什麼灰塵,街道兩邊有排水溝,不時有居民從家中出來,將汙水倒進溝裏,每隔十丈有垃圾池,一圈用磚頭砌成,百姓們將垃圾倒進去,街麵上看不到一點汙物。
楚風決不相信中國人不能過整齊清潔的生活,要知道,“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這是馬可?波羅對杭州的讚譽,而明朝時候到中國的西方傳教士,紛紛稱讚“中國城市美麗遠勝西歐”。就是清明上河圖也能看出北宋汴京的大氣磅礴和精致細節,同時候的巴黎、倫敦,還是一片臭水塘、爛泥溝呢!
而在滿清荼毒二百年後,歐洲人來到中國的觀感則是:“破爛的街道、行屍走肉般的人民,可見韃靼人的奴役摧毀了這個東方古老民族的美好傳統……”
所以楚風在琉球實行嚴格的城市治理,沒有受到蒙元滿清的惡劣影響,完全可以在琉球重現清明上河圖的美麗畫卷。百姓也很快適應了這樣的生活,畢竟不可能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環境猶如豬圈。
正巧有個老婦人,從家中出來,手上端著個簸箕,裝著骨頭、爛菜葉之類的垃圾,彎著腰、弓著背走到垃圾堆,小心的把簸箕裏的東西倒進去。
李鶴軒走上前,施禮問道:“老人家,為何將垃圾全倒進池中,若是倒在外麵,卻又如何?”
“剛來的吧?”老婦人癟著的嘴滿是笑意,皺紋都笑開了,一幅表情擺明了說你是鄉下人,“琉球垃圾必須倒池子裏,汙水倒溝裏。別說亂倒垃圾,就是亂吐口水都要罰款。後生,你可要注意啊,被警察逮到了,一次要罰五十文呢!”
老婆婆說完,弓著背慢慢走回家中。
“秦法、秦法!刑棄灰於道者的秦法!”李鶴軒大驚,卻忘了問警察是個什麼。
“滴-滴-”大街上一陣騷亂,李鶴軒定睛一看,前麵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的土人,提著個錢褡子狂奔,後麵兩個身穿大紅色窄袖緊身衣服、腰挎長刀的人緊追不舍,一邊追還一邊吹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