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章 千戶大人的算盤(1 / 2)

李世貴就算做夢,也不會夢到自己會和一群土匪,加上許多拿著鋤頭棍棒的山民,去抵抗禦賜金刀九拔都張弘範麾下的一萬鐵騎。

在邵武溪遇伏,一千新附軍全軍覆沒,押運的糧草全被搶走,李世貴一想,就算回兩浙,損兵、丟糧的罪名,說破天也逃不過去,免不了脖子上要吃一刀。倒不如留在福建,兩浙那邊,上麵有沈育德沈師爺關照,下麵有幾個相好同僚照應,隻要自己的人不回去,往上報個“戰死”不就完了嗎?範大都督最為體恤下情,是決不會株連家屬的,報了戰死,批下幾十兩賑濟銀子也未可知呢。

這些年造孽的銀子也掙了幾兩,雖說自己膽子小沒沾人血,可跟著韃子跑,畢竟是些喪良心的事啊!可千萬別搞得生兒子沒***等哪天風聲過了,悄悄溜回家,老子就關起門做富家翁,管你媽的牛打死馬馬打死牛,天下這麼亂,最好還是窩在範大都督二十萬大軍彈壓下的兩浙家裏,韃子不敢太過分,土匪更不敢上門,安全!

李千戶大人本是個生意人,宋末戰亂,他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了,忽然起了個功名心,從賈丞相手裏買得個統製官,跟著範大都督,當然,那時候範大人還不是大元朝的兩浙大都督,是大宋朝的殿前副都指揮使、安慶知府。

範文虎降元,李世貴也跟著投降,他是個生意人買的官,見風使舵乃是應有之義嘛!之後因為不是範家嫡係,又膽小如鼠,四五年待在千戶任上就沒挪過窩。

這次範家軍出征閩西,李世貴花錢買通了紹興師爺沈育德,得了個押運糧草的差使。他自認為運糧有損耗克扣可以發財,又不用上前線動刀動槍,是樁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哪知道半道上遭了搶,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佩平金符的大元千戶,變成了那啥,興漢討虜軍的俘虜。

我呸,什麼討虜軍,滿嘴“肉票”、“扯呼”、“風緊”、“招子亮”的黑話,當我李世貴傻子麼?範大都督麾下頗有幾個土匪招安的同僚,平時說的就和這些人別無二致,你們還不是受了陳淑楨那婆娘的招安,看樣子,剛脫下土匪皮還沒幾天呢。

不過,鄙視是鄙視,當初在戰場上,李世貴可是“陣前起義”的有功人員。

當時,過江龍和海裏怪二話不說就要砍了李世貴,軍師齊靖遠趕緊宣布降者免死的政策,李大人做慣了生意的,立刻打蛇隨棍上,說自己是陣前起義。

齊靖遠告訴他,“戰前反正叫做起義,打起來之後就隻能算投降,投降了就是俘虜。”

李世貴眼睛一轉,趕緊說自己早就準備棄暗投明跟著陳大帥殺韃子,本來就預謀半道上拐個彎把糧食運到陳大帥軍中的,可你們突然殺出來,衣服花花綠綠的,又沒個旗號,我怎麼知道是討虜軍呢?還以為是土匪呢,這才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這下輪到齊靖遠臉紅了,他嫌討虜軍的軍旗太大太花哨,這次伏擊就沒扛出來,軍中沒個旗號,這條理是李世貴占住了;同時,伏擊鬧這麼大場麵,從頭到尾沒死一個人,討虜軍一衝,範家軍的老兵油子非常識相的躲到兩丈以外,趴地上雙手抱頭,似乎也算得上沒有抵抗……

楚風以細致精密的條令條例體係,將軍隊變成了工廠流水線,海陸軍的兩位司令也是嚴肅認真的個性,直接導致這支軍隊的精神麵貌有點類似於十九世紀的德國陸軍,往好了說,是精確的遵守紀律,往壞了說,就是比較死板。

齊靖遠是正宗的匠戶子弟,最早參加漢軍的那批老兵。上級的命令、軍隊的條條框框,他絕對不加質疑,所以李世貴鑽起空子,盡管心裏有點抵觸,但還是嚴格對照規定,給算成了起義。

這下輪到三位大當家傻眼了,明明是老大一場功勞,變成敵人主動起義,這差距也太大了吧?海裏怪、過江龍氣得大眼瞪小眼,直後悔剛才怎麼沒一板斧劈了這老油條,還是雷老虎把他們勸住了,按照雷老虎的說法,現在既然受了招安,就得學著軍師那樣“以德服人”嘛。

不過李世貴也沒得意多久,範大都督縮回兩浙,本來前方屯著二十萬人的糧草,現在隻剩下三萬兵,就算吃到明年也盡夠了,當然不用再往閩西運。以討虜軍這麼一支剛脫下土匪皮的軍隊,當然不可能去打城市,沒有運糧隊,敵後破襲也就失去了意義,於是齊軍師領著大夥兒南下往漳平靠,看看能不能找點事做,反正軍令是自由出擊,往哪走都是奉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