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提前六百一十六年問世,隻不過,條約的甲方乙方調了個邊。
“列位臣工,這是漢倭友誼的結晶,東瀛人民心向大漢的見證呐!”楚風一本正經的說話,引得一眾臣僚開懷大笑,就連為人最穩重的民政部長鄭思肖、法部長文天祥,也捋著胡子,連連頷首。
“存到博物館,這是要流傳後世的!咱們得讓子孫後代記住,怎麼獲得倭人的友誼。”楚風扳著麵孔,在臣僚的笑聲中高屋建瓴的指出:“白江口戰後,遣唐使遽增。這充分說明了不打不相識的古話,對於倭國人的民族特性,咱們要盡量尊重嘛!”
“陛下說的是。民族習慣,咱們得尊重啊!”侯德富這句說完,就忍不住抱著肚子,笑得差點背了氣。
不能讓北條家這麼快的倒下去,足利和北條,兩邊至少再打個幾場,把狗腦子打出來,漢國再收拾殘局也不遲啊。
會後,楚風跳上了馬車,和王大海、曲海鏡等人一起,保安司衛兵前呼後擁,來到了鋼鐵廠。
軋鋼區,水力軋鋼機把鋼鐵軋成或厚或薄的鋼板、鐵片,現在生產的,主要是三種:1.5毫米的軋鋼板,0.6毫米鋼板,1毫米厚的銅板,0.2毫米的軟鐵板。
“陛下啊,1.5的鋼板是做胸甲、頭盔的,0.5毫米的是包在輜重車外麵的,還能做蜂窩煤爐子、飯盒、鐵盆,自然多多益善,可銅板做什麼用,做銅盆子嗎?這種軟鐵板,或者叫做鐵片才對,拿根筷子用點力都能捅穿,會有用嗎?”
馮火山一臉困惑不解,是啊,0.2毫米,還是軟鐵,打仗哪兒用得上?難道是做了外麵好看不經事的盔甲,拿去糊弄遼東的蒙古人?
楚風笑笑,有了衝壓機,現在的鋼製盔甲,都不用水力鍛錘慢慢敲了,而是做好模子,把鋼板放上去,機器一衝,就是前半邊胸甲,另外一台機器衝背甲,修理毛刺、再合攏,就是全套胸甲,頭盔更方便,一次成型。所以直接用軋鋼機軋出鋼板,再上衝壓,效率比以前快了無數倍,工人可以騰出手,製作更多的民用物資。
“這銅板嘛,用處可大咧。”楚風摸摸剛軋出的銅板,隔著防火手套,都能感覺到它的熱度。
“王部長,你管的船廠,哪樣事情最頭疼?”
最頭疼?造新船不頭疼,維護最麻煩!
軟布船帆在海風裏,潮氣侵襲、鹽分侵蝕,要不了多久就朽爛了,得換,這算頭疼的;製作船身的木材要陰幹刷桐油才耐得海水腐蝕,每過幾年就得重新上油,現在最初下水的敏號已經使用三年多,該上油了,今後幾十條船都得上油,而且永無休止,這也是頭疼的……
可最頭疼,還數水藻!王大海毫不猶豫的說:“水葫蘆最麻煩,生在船底下,這琉球海水溫暖,生得最快,不到半年就厚厚一層,把船速拖慢,侯德祿那小子,總吵吵著要我給他清理,可一清理就得排空船塢,把船底弄出來,麻煩極了,特別是夏天,三五個月就得重新弄!”
對呀,現代鋼鐵船殼的海輪,船底水葫蘆都是個麻煩事,想了很多化學方法來防治呢!有人說,日俄對馬海戰,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的覆滅,就是遠道而來,船底下水葫蘆生多了,船速降低導致失敗。
楚風拍著銅板:“把這些銅板釘到船底下,就很就不會生水葫蘆了。”
“啊?”王大海高興得直搓手,沒想到啊沒想到,困擾造船廠的大問題,就這麼輕易的解決了。他一時高興,忍不住伸手摸那銅板。
“燙!”馮火山一把打開他的手,瞪著眼睛道:“陛下,你看他,不守安全條例!”
這……人人都知道,皇帝本人是最看重規則的,他甚至對法律、軍紀、生產規範有著近乎變態的嚴格要求,這在當麵被女婿批評幾句,麵子上可下不來台了。王大海趕緊紅著臉道:“老馮,是我錯了,該怎麼罰你說。另外今晚上咱們匠師聚會,我請客,望海樓八碗八碟!”
哦,匠師聚會?早從保安司得到彙報,鋼鐵廠長馮火山、船廠廠長王大海、窯廠礦山主管徐財旺、軍工廠長雷洪等人成立了匠師會,招收工匠技術骨幹,定期聚會,互相切磋技藝、發明新玩意、改進新工藝。楚風笑問:“你們匠師聚會,怎麼不請我呢?是嫌我水平低劣,不堪與會?”
“不、不、不!”這下輪到匠師會的發起人,鋼鐵廠長馮火山發慌了,搖著手道:“我們、這、嗨!”
瞧師父半天沒說出個子醜寅卯,徒弟沈煉幫他說了:“高爐是陛下建的,水泥是陛下燒的,論理,陛下是咱琉球匠師的祖師爺;可您國事繁忙,日理萬機,咱們哪兒敢拿這些雕蟲小技來煩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