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章 內政(1 / 3)

龐大的帝國,各種事務龐雜無比,方方麵麵的奏折雖經過選擇,仍然有老大一疊在楚風的案頭堆成了小山。

進軍吐蕃,盛唐時強悍的吐蕃帝國早已土崩瓦解,現在的高原由互不統屬的十三萬戶管理,可謂一盤散沙,不得不臣服於北元,並受宣政院管轄,軍事上根本不可能對擅長山地作戰的四川第二軍第三師構成威脅;政治上,解決鬆潘土司黨虎的經驗,“殺雞儆猴、分化瓦解、恩威並濟、剿撫齊用”的十六字方針迅速奏效,說明楚風的思路沒有問題;那麼後勤就成為了決定吐蕃攻略成敗的重中之重。

昔年盛唐時,設安西都護府管轄中亞,能以大軍在玉門關外萬裏之遙與最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一爭雄長,中原兒郎的腳步遠達裏海之濱,若不是安史之亂,憑借高仙芝、李嗣業及麾下驕兵悍將的赫赫武功,說不定大唐已在呼羅珊波斯設下了新的都護府……

但以盛唐天可汗的英明神武,吐蕃卻一直未曾臣服,與唐在隴右地區、河西走廊作長達數百年的拉據戰,大唐擊敗了遠比吐蕃強大的突厥、薛延陀,遠比吐蕃先進的高勾麗,強悍的唐軍卻一直無法在高原站穩腳跟。

是大唐的軍隊弱小嗎?不,怛羅斯戰役中兩萬唐軍就敢向十萬阿拉伯聯軍發起衝鋒,由於盟友背叛而失敗撤退後,剩餘千人的唐軍竟以武勇令數萬阿拉伯軍不敢追擊!

是大唐的將領無能嗎?薛仁貴、李靖、高仙芝、封常清、蘇定方等等名將滅國無數,多少稱雄一時的遊牧帝國,在他們如火如荼的攻勢下土崩瓦解,更有出使天竺的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以使者身份、數十從騎,縱橫捭闔借力打力,幾乎是輕而易舉的攻拔了整個印度!

吐蕃之所以難平,全在道路險阻、高原氣候惡劣,後勤轉運極其困難!關於這點,楚風有著後世的記憶:那些青藏汽車兵,是以怎樣的犧牲精神,在險峻之極的盤山公路上行駛……

無論屏護關中河湟,還是攻拔六盤山北元大營,進而控製天山南北、蔥嶺東西,都不能允許吐蕃十三萬戶在高原上居高臨下的威脅大漢帝國的側翼。

而一旦掌控吐蕃,經濟利益倒在其次,首先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不再是走廊,而和吐蕃高原連成一片,不再受側翼居高臨下的威脅,未來大漢可以專心經營西域,打通陸上絲綢之路,收複天山南北的漢唐故地。

其次,天竺長絨棉已是大漢帝國紡織業的基石,除了通過海洋殖民貿易之外,若是能通過吐蕃高原從陸地上直接和天竺接壤,大漢的態勢將會更加有利。

“後勤、後勤……”楚風不停的念叨著,腦仁兒都有點疼了——我容易嗎我,就後世一剛畢業學生,跑到這沒寬帶沒電沒汽車的時代,要放二十一世紀,一條青藏鐵路就什麼都解決了,何至如此為難?

想想現在這條件,把補給運上高原,難啊!

“其實,我倒有套解決方法,”趙筠嫣然一笑,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睡蓮靜悄悄開放,讓人生不起一點兒褻瀆之心,“困難的事情你都辦成了,簡單的怎麼會不明白?莫非陛下是在考臣妾?”

楚風撓著頭皮叫苦:“唉呀夫人耶~您有什麼辦法請說,莫要為夫費神了。”

趙筠掩口輕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吐蕃險峻不過地利而已,咱們大漢帝國卻盡得川邊民心,區區轉運有何難哉!”

“你是說?”楚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內地人不習慣高原氣候,運輸方式也事倍功半,然而大漢帝國無論是搞“階級鬥爭”弄掉土司邀買民心,還是震懾頭人、寨主、族長們不得不傾心歸漢,總而言之是收攏了原羈縻州轄地的人心,既然人心在漢,何不出錢雇傭當地百姓替朝廷修路、運糧?當地人適應高原氣候,家裏又養著擅長在高原上負重遠行的藏馬、犛牛,讓他們來做這項工作,絕對事半功倍!

川邊、吐蕃百姓窮苦,隻要大漢能實打實的拿出真金白銀,讓百姓們買到漢地產出而吐蕃必須的磚茶、蜀錦、糧食、布匹、鹽巴,相信這些百姓會非常踴躍的參與,到時候非但大漢的後勤運輸得到了保障,得到實惠的沿途百姓,對大漢朝廷的忠心還要再上一層樓呢!

“妙、此計甚妙!”楚風撫掌大笑,心頭塊壘消去,賊心就生了出來,趁著趙筠不防備,抱著她柔軟的腰肢,狼吻就在香噴噴嫩生生的臉蛋上一頓猛啃:“獎勵我的聰明老婆,再獎勵,來,嘴一個!”

波波波一陣狂轟濫炸,饒是內書房中並無第三人,方才還端莊清麗的第一皇後,白嫩如玉的臉龐登時一片緋紅,兩汪秋波也蒙上了一層氤氳的水霧。

身體越來越軟,心跳越來越快,趙筠知道再不出手就又要被這呆子霸王硬上弓了,趕緊硬著心腸在他腰間軟肉上狠狠一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