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章 改變(1 / 2)

高加索山脈南部,烏爾米耶湖東北的河穀平原上,曆經了千年風霜的古城大不裏士,正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

“殺!”千萬人同時呼喊,聲震天地。

數不清的蒙古武士舉著彎刀,張弓搭箭,惡狠狠的衝向遍布著刀痕箭創的城牆,他們頭戴著奇形怪狀的頭盔,生鐵盔比尋常頭盔多了一條細長的護鼻,從額頭部位朝下延伸到鼻尖,襯托得護鼻兩側的血紅眼睛宛如惡魔的凝視,護鼻之下幹裂的嘴唇似要渴飲人血,猙獰可怕到了極點。

除了窮凶極惡的蒙古武士,還有俄羅斯蠻族的仆從軍,一群群身體粗壯如熊的大漢,精赤的上身僅僅披著熊皮護肩或者紮條生牛皮胸帶,露出毛茸茸的胸口,以及一身岩石般堅硬的肌肉,他們揮舞著重型戰斧、連枷和鏈子錘,在蒙古主人的驅策下,像蠻牛一樣橫衝直撞。

城中的波斯軍民全都知道,一旦讓這群惡狼衝進了城市,大不裏士將徹底淪入黑暗的深淵,無人可以幸存。

所以抵抗也分外激烈,塞爾柱突厥人、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通通在大漢顧問官指揮下組成了民兵,協助一個營的漢軍防守城池,婦女們一把摘下了麵紗,同樣拿起武器站上了城牆,老人和兒童沒有分到足夠的武器,沒關係,磚頭和石塊從高高的城牆上砸下去,同樣能把惡魔送回地獄。

漢軍僅有一營人馬,以連為單位分布到城牆各段作機動防守,盡管單兵戰鬥力超過了蒙古軍,但數量上連對方的零頭都趕不到,隻能起到救火隊的作用,惟有戰局最危急的關頭,有限的兵力、火力才會投放到關鍵節點。

牛角號吹響,鳴鏑聲聲,上萬支羽箭以斜四十五度角升上天空,鋪天蓋地的箭雨就從天而降,蒼涼的古城牆上就長出了一片巍巍顫顫的“莊稼”,不幸的人們則被釘死在城牆上,他們的血肉就成了城牆的一部分。

可沒有人退縮,就連剛剛失去母親的兒童,也含著一包眼淚,繼續將磚頭從堞垛砸下去。

“阿巴丹人是怎麼幹的,我們就怎麼幹!大漢皇帝不會拋棄他的藩屬。”大不裏士人如是說。

那些不幸的遇難者,臨死前都會焦急的看一看西南方,耶路撒冷和海法港的方向。

距離城牆三裏外的高崗上,蒙古大汗忽必烈雙手虛握成拳,善於察言觀色的趙複發現,這位蒼天驕子的雙拳,正在不可抑製的顫抖。

大不裏士,大不裏士!

忽必烈憤怒,而又無奈,麵對古城軍民殊死的抵抗,百折不回的一代梟雄,甚至產生了疲憊無力的感覺。

要知道,當年蒙古帝國以血腥的殺戮震懾不臣,凡是抵抗蒙古大軍的城市,都會麵臨毀滅的命運,城破後男人將會被無情的殺死,女人成為發泄**的工具,小孩則會變成終身境遇悲慘的牧奴。

血腥和殘暴,嚇破了很多人的膽子,畢竟不是世界上的每個城市都像釣魚城、揚州、重慶和常州那樣堅貞堅定,畢竟不是每個民族都有李庭芝、張鈺、陳文龍這樣寧死不屈的人。

所以旭烈兀才能以兩萬純蒙古軍加上若幹仆從征服廣袤的西亞,所以蒙古帝國的兵鋒才會直抵多瑙河畔。

然而現在,變了,一切都變了!

忽必烈清楚的記得,弟弟旭烈兀征服西亞的時候,用戰馬將阿拉伯帝國的末代哈裏發穆斯台爾妥姆裹在毯子裏踩成肉泥,然後縱兵洗劫了巴格達,把這座伊斯蘭聖城變成了人間煉獄,大約有八十萬人被殺死或者變成苦役奴隸,最後屠殺之處為清真寺前的廣場,流淌的鮮血淹到了膝蓋以上!

可怕的消息傳遍四方,無論阿拉伯人、波斯人還是塞爾柱突厥人,頓時喪失了抵抗的勇氣,直到旭烈兀為幫助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爭奪汗位而東還,僅剩少數部隊被馬木魯克趁機擊敗之前,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在蒙古鐵蹄下瑟瑟發抖。

那時候的大不裏士,根本就沒有抵抗,蒙古大軍還在百裏之外,這座城市的軍民就早早的打開了城門,獻上了麵包和鹽,卑躬屈膝的跪在道路兩側,向戰無不勝的世界征服者俯首稱臣,家中的財產、美貌的女子,任蒙古武士予取予求!

忽必烈選擇大不裏士作為突破口,也是由此考慮的,在他想來,軟弱無能的大不裏士人,聽到蒙古帝國十萬大軍從高加索南下的消息,還不嚇得屁滾尿流?隻怕大軍前鋒還沒到城下,他們就乖乖的大開城門迎接王師了吧!

誰也沒有想到,二十多年前軟弱無能到了極點的大不裏士人,突然變得強硬起來,他們割下了勸降使者的耳朵,撕碎了忽必烈的聖旨,以此表示他們絕不投降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