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大公們不指望從皇帝那兒得到什麼了,如果用一句話形容他們的心情,那就是“曾經有一份條件優厚的勸降詔書放在我麵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不過羅斯人的表現倒是讓楚風滿意的點了點頭,盡管懊悔、失落,這群大胡子並沒有抱怨大漢皇帝,而是低聲埋怨著亞曆山大羅維奇——馬可.波羅已經用眼神告訴楚風,這個家夥兩麵討好、做好做歹都是他,可不是個好人。
事實上,羅斯人對大漢皇帝的好感是和忙哥帖木兒對比而來的,他們每兩年一次去拔都薩萊城覲見金帳汗,都要在輝煌燦爛的金帳前接受淩辱,輕則鞭笞、重則痛打,至於要求他們奉獻妻女以供“娛樂”呀,更是得罪了金帳汗的下場。
膽敢不去朝覲?稍有違逆就會等來龍卷風般可怕的蒙古鐵騎,落到身死國滅的悲慘境地!
相形之下,遠比金帳汗強大的大漢皇帝,隨時都保持著笑眯眯的神情,隻讓他們三叩九拜就賜了平身,打也不曾打,罵也不曾罵,這在羅斯人看來,簡直就是平易近人到極點啦!
隻可惜笨嘴笨舌的羅斯人不會做漢文表章,否則一份駢四儷六的文章就得把“上追堯舜禹湯、四夷拱手;下繼秦皇漢武,八方賓服”堆徹起來。
世上的事情就怕對比,如果之前統治羅斯人的是什麼好好先生,隻怕覲見楚風時他們的膝蓋還不會打彎呢;可經曆了金帳汗數十年的殘暴統治,楚風再強勢再嚴厲,他們也感覺仁慈寬大,人人臉上掛著副“終於找到黨啦~~”的表情。
當然,楚風也需要這群羅斯蠻族。
對於大漢帝國而言,消滅所有的敵人、直接統治全世界的方略並不是最佳,相反,這是根本不可行的。
無論技術條件,還是綜合國力,抑或民族、宗教和政治文化等因素,大漢都不可能以武力消滅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國家,更不可能維持全球範圍內的直接統治。
對邊遠地區進行直接統治必然會因政治文化宗教原因爆發叛亂,不論進行軍事鎮壓、還是獲勝之後維持秩序所需的兵力財力,都將是不可承受的黑洞。
大漢雖然有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所有的技術隻要出現在人類社會,都會經曆從文明社會向落後地區的擴散。
比如美國用十多萬最優秀的科學家在“曼哈頓工程”搞出了震驚世界的原子彈,可幾十年一晃而過,連朝鮮、巴基斯坦這些國家都搞了出來。
歐洲人騎著戰馬出現在美洲大陸的時候,從沒有見過馬匹的印第安人稱他們為“雙頭怪物”,認為火繩槍是“霹靂閃電”,可沒多久印第安人就也騎著戰馬、扛著火槍,去和西部牛仔們上演槍戰片了……
技術擴散的問題,無論你設置什麼樣的障礙、多麼嚴密的保密措施,都隻能延緩而不能根除,楚風率兵一路西來,就發現了阿拉伯人使用木製火槍“馬達發”,據說意大利地區某些善於製作武器盔甲的城邦,甚至出現了鐵製火門槍(史實)。
還在大漢從閩廣北伐期間,蒙元就曾經鑄造過大批火炮,如果不是將忽必烈趕出了大都,使得他失去了漢地的工匠和財富,又一直處於大漢的追擊之下沒辦法組織生產,那麼或許現在的蒙古軍隊已經大範圍列傳火炮了。
數十年,如果短的話甚至用不了十年,大漢帝國與敵人之間的武器代差就會縮小,至少不會有現在這麼大。
到那時候,就更不可能憑一國之力硬性征服全世界了。
所以楚風的策略是在漢唐故地實行直接統治,在其他的征服區域實行藩屬製度,簡而言之,就是“以夷製夷”的策略,使用分化、瓦解、恐嚇、聯合、籠絡、安撫等手段,維持藩屬與藩屬之間的平衡,保持藩屬與非藩屬國家之間的對立,使得他們任中一個或者幾個,都無力挑戰大漢的權威,隻能老老實實的做大漢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或者換句話說,就是:
殖民地!
羅斯西麵還有保加利亞、波蘭和德意誌東部的條頓騎士團,過分削弱羅斯各公國會破壞這一地區的力量平衡,形成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並不符合大漢的利益,所以楚風對他們的臣服滿意之後就拋出了小甜餅:
“鑒於你們最後做出的正確決定,無庸諱言,降低了漢軍士兵的傷亡。那麼,我大漢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也應該給你們一點獎勵。”
羅斯各公國的大公一下子豎起了耳朵,個個臉上露出貪婪的神情:沒辦法啊,金帳汗這家夥就是個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心包工頭,替他打工都拿不到工資的,剛剛改換門庭就聽說大漢這位新老板要發獎金,能不心癢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