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為何神思不屬?”塞裏木淖爾溫柔的幫楚風拍著脊背,波斯光明教高高在上的聖女,此刻帶著無盡的溫柔。
楚風有些鬱悶的道:“沒什麼。”
雪瑤察言觀色早已有了點計較,便問道:“新教皇仆立法司號召基督徒抵製大漢商品,可是為了此事?”
楚風點點頭,遍及歐洲各大城市和鄉村的教堂可以把教皇的意誌傳達到每一個基督徒的心頭,教廷的威脅不僅確鑿無疑,而且迫在眉睫。
雪瑤像小狐狸似的笑了起來,兩隻眼睛彎成了月牙兒:
“楚呆子!他們可以禁絕機織布、絲綢和香料,難道連天堂之藥也能禁絕了?我替你瞧了上個月東印度公司送來的報表,鴉片的銷量比前一個月上漲了四成,並且還在持續不斷的增加,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鴉片的利潤就能超過機織布、瓷器和香料,你還發什麼愁呢?
哼,我看你呀,真是個呆子!”
楚風苦笑,他才不是呆子,相反比誰都看的清楚。
他非常清醒的認識到,鴉片這種東西固然可以獲取暴利,起到踹開歐洲門戶的作用,但這種腐朽的商業模式隻能讓極少數商人賺大錢,對國計民生毫無益處。
譬如紡織業吧,大漢在雲南、西域等地推廣種植棉花,一方麵給當地百姓帶去了穩定的財源、提高了對中華天朝的向心力和認同感,另外也有使當地漁獵、遊牧民族向定居農耕轉變的非凡意義。
你不能想象種植了上千畝棉田的某個回鵠部族,還會像遊牧時代那樣在馬背上彎弓射雕吧!
長此以往,不難實現民族融合,最終用夏變夷。
在漠北地區興辦羊毛紡織業,在瓊州推行拖網捕魚,在貴州廣開銅礦鉛礦,都有類似的意義。
這是對原料產地和初級生產者起到的拉動作用,還有加工、運輸方麵。
仍以紡織為例,最先進的紡織技術和嫻熟的紡織工都在中原開封、蜀中成都、江南蘇鬆常一帶,而棉花的主產區卻在西北、西南,長途販運就必然帶動了沿途各大城市的商業繁榮,促進了運輸業的進步,也許,大漢帝國的第一列火車就是滿載著棉花從長安駛向開封?
原料到了生產地就得加工,人力資源的不足帶來人工成本高漲,全行業必然走向用機械輔助乃至取代人力的道路,宋代江南出現的水轉大紡車就充分說明了這點,那麼紡織工業的革新就順理成章。
紡織機器要求升級,又必然催動機械加工和冶金技術的提升;技術進步提高了勞動效率,工場主有把技術進步繼續升級的衝動;工人單位時間內完成的產品數量增多,在人力不足前提下工資增長也是必然,普通家庭維持溫飽以外可以有更多剩餘金錢投入較高層次的需求,兒童教育普及、文化藝術繁盛……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十三世紀,發展紡織、瓷器、鋼鐵等工業給國家民族帶來無盡的好處,影響之深遠絕非數十年間可以看清。
而鴉片呢,這種東西的主產區在印度和呼羅珊波斯北部高原(阿富汗),雖然國內西北雲南等地也可以種植,但為了嚴格控製,楚風是不大可能允許國內種植的,那麼原料主產區就隻能是印度,初級生產這一塊主要就被德裏蘇丹治下的阿三們賺去了。
運輸,從印度走海路運往紅海過蘇伊士入地中海,這條路比較近且不說,鴉片的單位重量價值很高,每年有那麼十來艘船運往歐洲就盡夠了,一個大船隊滿載的瓷器、布匹和鋼鐵製品還滿足不了君士坦丁堡一座城市的需求,但這個船隊如果全裝著鴉片,一次服下的話可以把整個歐洲的人都給毒死,所以對運輸的拉動也很小。
加工,熬煮鴉片的技術含量極低,幾乎什麼都帶動不了,而且任何商人都不會蠢到把罌粟弄回漢地加工,肯定就在印度當地熬了,連加工費也主要是阿三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