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章 雅典娜(1 / 3)

大理石台階早已破碎淩亂,裂縫中生滿了荒草,楚風與安娜.帕列奧麗娜拾級而上,來到了衛城山頂峰的帕特農神殿。

雅典衛城,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阿克羅波利斯建造的神廟,古希臘文明的象征。它位於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於公元前五百八十年年。

衛城中最早也最著名的建築就是戰爭女神雅典娜的神廟,也即是帕特農神殿。

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神殿坐落於雅典衛城中心位置,石灰岩的山崗上,這座著名的長方形建築物以巍峨的身姿矗立在整個衛城的最高點,它曆經兩千多年的滄桑之變,如今雖然浮雕因含鹽海風侵蝕而剝蝕嚴重,但從一排排巍然屹立的多利安式巨型柱廊,還可以看出神廟當年的豐姿。

因為疏於管理,地麵的石頭縫裏長滿了雜草,昔日輝煌的神廟變得破敗傾頹,不過巨石建築物有著天然的壽命優勢,看上去整體還保存完好。

大漢帝國的文武大臣,對這座神廟頗感興趣,待聽得它大約是在戰國初年興建的,盡皆嘖嘖稱奇。

東方的土木建築在實用性和低成本上遠遠勝出,保存性卻及不上西方流行的石砌建築,正如阿房宮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趙州橋卻能亙古長存。

文天祥、李鶴軒等人饒有興趣的參觀這座神廟,反而是羅馬將軍和元老們心不在焉。

羅馬並吞希臘之後,在拉丁語境中希臘人就成了“原始人”的代名詞。

盡管東羅馬帝國早已希臘化,甚至羅馬帝國本身的官方語言拉丁語在六七世紀就很少有人能聽懂,倒是希臘族裔的語言和文化成為主流,可拜占庭人仍以羅馬人自居,誰稱他們希臘人,那相當於罵人。

文化心理上既已改變,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多神教信仰也不複存在,現在的拜占庭人信仰東正教,崇拜耶和華,對奧林匹斯山眾神早就沒有什麼興趣了,雅典娜的神廟無人參拜,也就在情理之中。

參觀者之間的反差使安娜女皇輕輕歎了口氣,時間改變了一切,文化不斷的變遷,就連神祗也不能逃脫這個規律,強大的雅典娜,戰爭和智慧女神,雅典的守護神,希臘文明的象征,如今不也落到了如此尷尬的處境?

她的身後,陳宜中正對著文天祥竊竊私語:“原來昔年希臘諸人信奉奧林匹斯山眾神,君士坦丁時方才改宗耶酥教,如此看來這歐羅巴人的宗教也並非一成不變,將來宋瑞兄大力弘揚華夏之道,卻也不難以夏變夷。”

文天祥先是眼睛一亮,突然看到楚風的背影,又笑著搖了搖頭,緩緩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凡益之道,與時皆行。”

陳宜中略一思忖,卻是讚歎不已,暗道文天祥雖然為人欠缺圓通,經世致用執掌庶政之術比自己略差了一層,可這義理上要強了不少,無愧為一代儒學大師。

方才陳宜中說要以夏變夷,這是很多年來文天祥最愛聽的話頭,原因無他,經曆了宋末元初的戰爭劫難,又以談判使者身份被伯顏無理扣押,文天祥自然注重華夷之辨、夷夏之防,到後來大漢皇帝楚風崛起海東,仗劍取天下,這位故宋丞相就時時刻刻想著以夏變夷,恨不得域外處處讀經、家家拜炎黃。

但到了現在,大漢正穩步邁向世界征服者的巔峰,文天祥的心態也發生了改變,於華夷之辨有了新的理念。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難道他就從中國人變做了胡人?蒙古大汗忽必烈會漢語漢字,還會胡謅幾句漢詩,又豈能因此就說他是華夏正統的天朝君王,把成都、揚州、常州、興化等大小數百次屠城,當作周武克商一樣的天命輪轉?

正像曆史上記載的那樣,炎黃子孫使用的騎射之術來自北方遊牧民族,播種的小麥來自西亞,胡床胡凳的形製也來自外族,儒釋道中的釋家來自印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華夏文明盡可兼收並蓄,隻要以我為主,普天之下的文明成果,又有那樣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