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裏島,地中海上的明珠,如果說意大利亞平寧半島是歐洲大陸伸進地中海的一隻長靴,西西裏島就是靴尖上踢到的一塊石頭。
地處海洋腹心,這裏有著四季如春的溫暖陽光和豐沛的降雨量,北方歐洲大陸中部高聳入雲的阿爾卑斯山替它擋住了冬天南下的寒風,地中海環流則送來了富含水分,滋養萬物的空氣。
這裏土地肥沃富饒,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盛產柑橘、葡萄、檸檬和油橄欖。由於其發展農林業的良好自然環境,曆史上被稱為“金盆地”。
同時它還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無論是一千五百年前的羅馬帝國與迦太基的爭霸戰,還是中世紀試圖把手伸進地中海腹心的各方勢力,都把它當作必爭之地:
卡塔尼亞和巴勒莫是天然良港,可怕的暴風與這裏無緣,龐大的艦隊如果駐泊這裏,不僅受到港灣的良好保護,還能以島上豐富的農業產出供應軍隊所需的食物;
它並非孤懸海外的島嶼,而是東麵和意大利主體亞平寧半島僅隔寬三公裏的墨西拿海峽,占據這裏進可攻略亞平寧退可守島自據,無異於意大利海上鎖匙;
最後,它的位置又正好處在地中海區域的正中心,無論羅馬帝國進攻北非的迦太基,還是法國人妄圖把手伸到希臘,全都得以此為跳板和戰略支撐。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西西裏既富有,占有它又能擁有戰略上的極大優勢,那麼四方覬覦之輩就紛至遝來,戰火一遍又一遍在這片金盆地上燒過。
希臘、迦太基、羅馬、汪達爾、拜占庭、阿拉伯、諾曼人……西西裏的主人換了一遍又一遍,這裏的文明也被無情的摧毀,混亂、暴力成為它的代名詞,後世人對它的印象就是凶殘陰狠的黑手黨,卻很少有人記得科學的巨人阿基米德就是西西裏的兒子。
現在,西西裏正處在新一輪的戰爭中,既羅馬、汪達爾、阿拉伯等等征服者之後,又一個試圖將它攫於掌中的,是安茹家族的查理一世。
二十多年前,安茹的查理成為西西裏國王。教皇烏爾班四世為了使西西裏擺脫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統治,把這個王國交給查理。
查理本人對西西裏人的利益沒有什麼興趣,他主要感興趣的是把這個島嶼作為建立地中海帝國的起點。當時他身兼西西裏、耶路撒冷和阿爾巴尼亞的國王,普羅旺斯和法國其他屬地的總督,希臘的攝政官,突尼斯的領主,並且把主意打到了拜占庭皇帝米哈伊爾八世頭上,試圖取代對方,成為整個地中海的主人。
查理把政府中心設在意大利本土的那不勒斯,隻到西西裏視察過一次,對當地民生漠不關心。不僅在最初征服這裏時,他率領的法國軍隊洗劫了這個島嶼,與當地百姓結下了深仇大恨,並且他麾下的法國籍官吏在西西裏的管理乏善可陳,官員搶劫、謀殺甚至強奸當地人的事件時有發生。
西西裏人的起義也就理所當然了,一起法國軍官對西西裏婦女的強奸案點燃了導火索,席卷全島的起義瞬間爆發。
安茹家族是整個歐洲最有權勢的家族,甚至連新興起的掌握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哈布斯堡家族也稍遜一籌,安茹家族的一個分支就是英國的金雀花王朝,查理一世的分支則掌握著阿爾巴尼亞、普羅旺斯、突尼斯、南意大利等廣大地區。
照說,西西裏的人民起義根本無法與如此強大的對手抗衡,戰爭的勝敗從來和正義沒什麼關係,實力決定了一切。
不過米哈伊爾八世也不是吃素的,既然查理試圖以西西裏為戰略支撐,染指拜占庭在東地中海的勢力範圍,“萬能的蜘蛛”也就扯了扯早已織就的蛛網,給了查理狠狠一擊:拜占庭慫恿西西裏海盜搶劫阿拉伯商船的財富,把這些財富在君士坦丁堡換成戰爭亟需的物資,然後運回西西裏支援當地起義。
有時候米哈伊爾八世甚至會免費提供一些能給敵人帶來重創的東西,當青銅弩炮這種大殺器都出現在西西裏起義軍的裝備序列中時,查理一世也隻能對拜占庭破口大罵了。
然而八年前米哈伊爾八世駕崩,西西裏人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繼任的拜占庭皇帝安德羅尼庫斯是個胸無大誌之輩,他對起義軍的支持力度逐漸減弱。
本來嘛,西班牙的阿拉貢王國對西西裏也有興趣,可楚風擊敗蒙古帝國和****隊帶來了連鎖反應,阿拉貢王國並沒有出兵支援西西裏人,而是一門心思去對付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摩爾人,這就直接導致起義軍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現在,查理一世從突尼斯、法國和南意大利調集的大軍數倍於起義者,他們采取了血腥的鎮壓手段,整村整村的屠殺當地居民,任何反抗者都會得到被釘上十字架或者送上火刑柱的下場,婦女和兒童也不能幸免。
在優勢敵軍的反撲之下,整個西西裏島都已沉寂,抵抗的火焰僅僅在最大的城市巴勒莫燃燒。
這座英雄的城市,就是反抗之焰最早燃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