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詩詞等,下周一大家把作業交上來。”
這個國家采用的也是一個月三十天,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製。
一周五天上課,一天上午三節正課,下午四節正課,午休兩小時。
鬱格桑一周有三次六節寫作課,分別是在周一,周三,和周五。
也就是說,下一次寫作課,就要把作業交上去。
不過周先生要求不高,隻要不是一兩句話敷衍糊弄,往往她都會讓大家過的。
畢竟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寫作天賦,又隻是初中生,不必過分苛求。
鬱格桑這兩節課表現得都跟原主以往一樣沉默寡言,但聽到這個作業,腦海不受控製就有了不少靈感。
前世鬱格桑能成為最早一批且一直存在的‘大神‘,就是因為她靈感充足腦洞極多,完全沒有’江郎才盡‘的苦惱。
而這輩子,或許是穿越帶來的好處,又或許是這具身體本來年輕,她的靈感就更加不可能枯竭。
以竹子有關的話題來寫文章,她能想到得實在太多了。
不過這時代沒有電腦得手寫,期限又很短,她還有別的課別的作業,要寫成什麼樣,就得再思考斟酌了。
鬱格桑暫且把這事放在腦後,陪著夏小雅上了趟茅廁——女生感情好的標誌之一總是一起上廁所——然後沒一會就開始下一堂課了。‘
插個題外話,這裏的茅廁是農村以前那種旱廁,真的是太棒了不是架著兩塊木板的露天茅坑。
鬱格桑還有關於以前農村茅坑的記憶,想想腦海就有白花花蛆蟲的畫麵了!
寫作課之後是郭鬆柏先生的國文課,這節課主要是小說賞析,雖然郭鬆柏先生講課經驗蠻豐富的,但說真的,他的課不如周先生生動有趣,鬱格桑看見有少部分學生都開始神遊了。
身為主講老師(其實就是班主任的意思),郭先生還挺愛點名學生回答問題的,不過他很少點原主的名字,畢竟原主曾經有回答不上老師問題而落淚的經曆。
再怎麼樣郭先生都與鬱有文交好,不會故意為難他閨女。
況且原主雖然成績不咋樣,但是上課是不敢偷懶的,因為她怕先生跟鬱有文告狀,鬱有文會批評她。
鬱家,在教育上是很重視的,且看鬱桃枝那麼沒有念書天賦,次次吊車尾,小升初和畢業考都考兩次,鬱有文都不說不讓鬱桃枝輟學。
也就是年齡大了,鬱桃枝自己又實在不願意,她覺得讀書痛苦,好不容易熬到了初四畢業,再鬱有文要求下多讀了一年就算了,還要繼續讀,她真的受不了,就跟蔣大丫鬧。
鬱桃枝是五個孩子最像蔣大丫的,也是第一個女兒,蔣大丫也挺疼愛她,最後還是跟鬱有文吹了枕邊風,說鬱桃枝沒那個天賦,也不肯學,年紀也大了,這往後考也沒希望,還耽誤婚嫁,說服了鬱有文,才讓鬱桃枝逃過一劫,終於可以結束念書生涯。
原主自認為爹不親娘不愛,真要被先生告了狀,她一定會‘死’得很慘的。
所以,哪怕學習不好也要認真學,學不下去也要假裝認真學,聽課聽不懂也要假裝認真聽懂了,絕對不能問先生讓先生覺得她不會。
就這樣造成了惡性循環。
鬱格桑倒是有挺多‘讀後感’想跟先生探討分享的,但是目前人設不能崩,有什麼想法就先自己消化,後麵再徐徐圖之。
很快,早上的課程就結束了,鬱格桑家裏就在書院大門口斜對麵,近得很,不用作伴回家也不需要接,自己回就行了。
鬱家是前麵雜貨店後麵住房的格局,雜貨店對著街,方便來往的客人買賣。
店麵也不大,主要賣些附近街坊能用得上的茶鹽醬醋,學生用得上的紙筆文具,跟後世的小雜貨店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