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贄碰了碰她:“我要過去了,你也趕緊就位吧。”
“知道了。”楊得瑾應道。
百官的隊列龐大而有序,三辰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李子酬和白清揚便在萬眾矚目下登上祭台。
天子祭服由尚衣司重新織造,讓李子酬穿著更服帖,服製還是傳統袞冕,玄端冕旒,外服繡著龍紋和十二章紋,華貴又隆重,沉穩又莊嚴。
與之相配的皇後褘衣,上下連裳,繪繡著十二行五彩翬翟,原本是象征婦德高尚,穿在白清揚身上,卻生出一種凜冽的氣勢,甚至力壓天子氣場——她絲毫沒有收斂自己曾經君臨天下時形成的氣質。
周圍的人認識到這點後,都不約而同地垂下視線,不敢再看。李子酬倒是挺高興的,白清揚想要與自己平分秋色,這才是她該有的姿態。
楊得瑾看著光彩照人的兩人,欣慰地直點頭,旁邊穿著深衣的從祭見了,大著膽子問道:“殿下心情不錯?”
楊得瑾嗯了一聲,自顧自地說道:“般配。”
從祭:“?”
瑜親王有時候說話真是讓人不太好接呢,從祭可不敢妄議君上,跟她客套幾句之後,便跟著讚禮大人去對祭天的流程了。
編鍾、箜篌、鼓等樂器一齊響起,構成意境宏大的雅樂,回響在整個圜丘。
儀式從迎神開始,掌燎官點燃燔柴爐,焚燒祭牛,作為人間對上天的問候,向天神表達凡人的敬意,李子酬隻需要駐足凝望這一過程就好。
望燎結束,李子酬回到自己的拜位,麵前是裱著祝辭的祝版案,莊重地誦讀完上麵的內容後,李子酬還要對著諸神行三跪九拜之禮。
迎神之後是奠玉帛,是對天神和祖宗的獻禮,接著又是進俎、初獻禮、亞獻禮……程序繁複又講究,每一個環節都嚴格遵循祖製,時間的劃分被精確到秒,足見古人對於祭祀典禮的重視。
朝臣列在祭壇的台基之下,列首是幾位高級官員,謝贄站在其中顯得尤為年輕。楊得瑾則是跟主辦郊祀的太常寺屬官們站在一起,作為唯一在京的親王爵,撐起李盛皇室的排麵。
祭壇立於圜丘中央,拔地九丈,佇立其上足以睥睨文武眾臣。在肅穆的祭天典禮上,接受百官的注目和禮拜,李子酬從來沒有如此深刻地體會到自己與他們的差別,頗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
所幸,還有愛的人陪在自己身邊,還有知心的好友守望著自己,還有亦師亦友的大臣們,所以她在這個世界並不孤單。
終獻禮過後,典禮還沒有結束。
“先祖容稟,臣女清揚,囿於家父冤獄,久成心疾,陛下憫妾,平冤屈,予公道,殫精竭慮,夙興夜寐,而致暗算,臥病在床數月。”
白清揚跪坐在蒲團上,高聲誦詠著致辭,李子酬則側著頭看她。
“朔北狼子野心,江山危在旦夕,妾無以為報,鬥膽攝政,行監國之權,穩大盛朝綱。現外敵已卻,社稷安定,臣女誠惶誠恐,乃還政於女皇陛下,願李盛王朝千秋萬代,國祚綿長。”
語畢,白清揚俯身叩首,再叩首,三叩首。一旁的讚禮呈上線香,白清揚起身接過,用燔燎的火焰點燃,又遞給李子酬。
李子酬雙手接過線香,在祭台子正中央插下。
“□□文韜武略,開國稱帝,謂之盛;高祖大赦天下,使萬國來朝,可謂之盛。”李子酬緩緩說道,“盛朝至今,不複往昔昌榮,後輩羞愧難當。
“先帝子息艱難,餘我一人可繼承大統,酬雖為女流,亦欲竭己所能,重鑄大盛榮光,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先祖,無愧於心。”
李子酬起完誓後,對著神位莊重一拜,讚禮端著赤木漆盤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