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頭和孟萱說話的葉清清,沒有注意到。
才說了兩句話,羅氏帶著丫鬟過來,拍了下額頭,笑道:“看我,上了年紀,做事情丟三落四,有件事還想問問葉姑娘的意見。”
“夫人請講。”葉清清道。
羅氏道:“我與縣令夫人交好,崔妹妹她成親十年未有身孕,看了許多大夫都沒用。聽說我們家請到了醫術高超的大夫,治好了昶兒,她也想請大夫看看。”
葉清清之前說過,最好不要暴露她的身份,羅氏對外,便隻說是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位遊曆四方的神醫。
她不敢替葉清清應承,又同情崔氏的遭遇,所以才來詢問葉清清的意見。
既然能與羅氏交好,想來這位縣令夫人人品應該還不錯。在古代,生不出孩子,那日子可想而知。
葉清清道:“要是方便的話,今天就可以請過來,我看看。”
羅氏喜道:“方便,方便。”
當即讓丫鬟去縣衙請崔氏。
羅氏大概說了下崔氏的情況。東安縣令名叫李延年,今年不到三十歲,進士出身,前途一片光明。
他與崔氏青梅竹馬,成親十餘年,始終沒有子嗣。前幾年還沒什麼,後來家中催促,李大人的母親以死相逼,給李大人納了兩房妾室。
其中一個姓馮的小妾,給李大人生了個兒子。母憑子貴,馮姓小妾被抬為了貴妾。也養大了野心,這幾年來處處針對刁難崔氏。
因為她生了李大人唯一一個兒子,崔氏對她一再忍讓。馮小妾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崔氏為人溫婉,知書達理,羅氏很喜歡她,兩人短短時間就成了手帕交。對於崔氏的遭遇,羅氏也心有感觸。
她好歹還有個昶兒,婆婆早逝,孟老太爺通情達理,孟山長意誌堅定,並沒有人給她壓力,反而時時寬慰她。就是因為對她太好了,她才過意不去,主動要給孟山長納妾。
崔氏則不同,婆婆難纏,馮貴妾心機深沉,李大人算是個好官,任東安縣令以來,奉公守法、清正廉明,但對後宅卻是一竅不通。
或者說,他的精神都用在了仕途上,不願意在後宅浪費時間,一直還以為自己後宅和樂。殊不知,崔氏上應付婆婆,下應付小妾,勾心鬥角,身心俱疲。
崔氏不想李大人為後宅煩心,也沒告訴過他。隻自己默默忍受。
崔氏來的很快,她比羅氏小十歲多,今年不過二十六。身著一身深蘭色織錦的長裙,裙裾上繡著潔白的點點梅花,烏黑的秀發綰成如意髻,僅插了一梅花碧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
略施粉黛,風髻露鬢,婀娜多姿,秀麗端莊。就是太纖瘦了,仿佛路邊隨風飄曳的楊柳,風大點,就能吹走。秀麗的眉宇間,籠著一層似乎無法消散的愁苦。
臉色有點黃,神情憔悴,才二十幾歲,如花的年華,精神看起來比羅氏還差。
“羅姐姐,神醫呢?”見過禮後,崔氏便迫不及待的問。
羅氏拉著她到涼亭坐下,給她倒了杯茶,“先別急,你還沒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