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第93章wxe

盛三的弟兄們覺得消息慢點沒關係,包到就成,結果就真的很慢很慢才送到伊崔手裏。

有多慢?

半年。

不能怪送信人失職,實在是他倒黴,送信的路線正好是當時打得最熱火朝天的地界。敵方三路一盤散沙,紅巾軍打大靖,石威袖手旁觀,一看雙方陷入僵局,就冒出來想撈兩把油水,結果紅巾軍的油水沒撈著反被打得抱頭鼠竄。而北胡因為死了一個大王子,北胡汗王滿天下地派兵抓凶手,想要扶二王子和三王子接下隆巴達的職責,卻因為這兩個兒子的能力問題,和行事傲慢,而引起各部落族長不滿。於是汗王又想自己上陣,選定小王子巴撒當繼承人,自然又引起其他兒子的不滿。

北胡的內鬥一時不能輕易解決,紅巾軍便趁此機會攻打。雖然北胡佔據了漢人的城,可是他們天性擅攻不擅守,再加上彼此離心,故而很快被紅巾軍趕出城去,燕昭不打算放他們回草原,提前拿下幾道關口,關關鎖死,前後夾擊,將北胡主力圍困其中,慢慢蠶食剿滅。

當關於顧朝歌的第一封消息送到伊崔手裏的時候,伊崔已經不在集慶,而是隨軍去了汴梁——為此送信人不得不又千裏迢迢從集慶跑去汴梁。

信發出去的時候還是初夏,送到伊崔手裏的時候卻已是「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的時節。消息雖然遲,但好消息永遠不嫌遲,捏著這封告知他顧朝歌已經逃走的消息,伊崔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她逃出來了,真的逃出來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伊崔將信翻來覆去反反復復看了七八遍,確認自己沒有看錯也沒有理解錯,然後便一直在自言自語念叨。

「那如今幾位兄弟現在何處?已經找到她了嗎?」伊崔自然沒有錯過信上落款的日期,發出的時候寫的還是靖的年號,而如今已經沒有大靖,更沒有大靖的皇帝了。

送信人搖頭,表示他接過這件任務的時候,那幾人還留在北胡佔據的城裏,打探進一步的確切消息。

「得搞清楚顧姑娘往哪個方向跑了,才好去尋捏,」送信人摳了摳幹皺的臉頰,想了想,補充道,「一路上不安全,不尋著,他們肯定不放心。」

「那之後呢?」伊崔追問︰「尋著沒有?」

送信人茫然地搖了搖頭,他半年前就離開了那地方,如今盛三幾個弟兄們情況如何,他自然什麼也不知道。而半年前北胡佔據的城,如今也已經歸於紅巾軍的統治之下,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幾個月的確……是不容易的,」伊崔摸著這封信上的字,低頭凝思片刻,忽然抬起頭來盯住送信人,問,「你是如何找到我的?」

「老大說你在集慶,俺去集慶找你,他們又說你在汴梁,俺就來汴梁了唄。」送信人老實回答。

「是啊,我知道,集慶的駐軍向我送過你來找我的消息,」伊崔喃喃道,「可是她為什麼還沒來找我?」

這太不正常了。送信人都到過集慶,又轉程來了汴梁,為何顧朝歌卻半點消息也無?她逃出來之後一定回來找他,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非……除非她出事了。

「不,不會的,君上也說北胡的女俘虜裏沒有她,她肯定逃出來了。」但是君上有可能騙他。前些日子燕昭給他遞消息的時候,他沒反應,俘虜裏沒有她,不代表她還活著。

現在可不一樣,他是確切知道她逃出來了。

那麼,逃出來之後呢?她怎麼一直沒有來找他?全天下不是隻有北胡才是壞人,路上各種不安好心的盜賊混混兵痞……

忽然,伊崔靈機一動︰「她會不會是回蜀中找我去了?」是了,一定是這樣,她離開的時候他還在蜀中,她在北胡那兒消息不靈通,肯定以為他還在蜀中。

伊崔把信一放,吩咐盛三對這位送信人好好賞賜招待,然後便拄著單拐親自往汴梁府走去。

「你要去蜀中?」汴梁府中,燕昭一臉看瘋子的表情,自從褚東垣把伊崔打得半死不活之後,他私底下看這兩個臣下的時候,偶爾會帶上這種表情。褚東垣那件事,若不是燕昭得知消息後重重斥責,道自己才是沒保護好顧朝歌的罪魁禍首,讓褚東垣有怒氣就來找他,估計伊崔如今不是躺在床上的半殘,就是已經死了。

褚東垣那次下的狠手,讓伊崔在床上足足躺了半個月。

聽伊崔說明原委之後,燕昭鬆了口氣︰「這個容易,何必去蜀中?我發話讓每州每縣都貼上顧朝歌的畫像,讓看見她的人好吃好喝送她來汴梁,成不成?」這商量的口氣,這低聲下氣的樣子,也隻有在伊崔麵前,燕昭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