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0年左右,冉閔篡了石氏王朝的大權,建立了五胡侵入中原後第一個漢人政權。冉閔幹的第一件事就是釋放了被羯人抓進**的5萬漢家少女,讀史到此處,不禁對人猿石虎的性能力驚為天人。冉閔翻身騎上朱龍馬,大纛一揮,漢人雲集響應,一場針對胡人的大屠戮開始了。史書記載,冉閔軍隊對頭發黃、眼窩深陷具有胡人特征的人一律殺無赦!冉閔的雙仞矛像黑夜中的旋風,從一個胡人的心髒洞穿另一個胡人的心髒!他率領著澎湃複仇之火的大漢軍隊從一個城市殺往另一個城市,單是羯族,就在這場複仇之戰中就死亡了三十二萬之眾,屍體全部拋屍野外,成了野狗佳肴。羯族也在冉閔的長槍中永遠消失於這個世界。
冉閔的複仇之仞不僅對準了羯族,其他盤踞中原的胡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成了他屠殺的對象。羯族滅種之後,冉閔揮槍西進,在陝西一帶殲滅三十多萬匈奴騎兵,在這場戰役中,冉閔的大漢軍隊卻不到十萬。黃河的兩岸,胡人的屍體像麥秸垛一樣首尾相連,自洛陽至長安,橫屍相枕,流血成渠。冉閔躍馬關山,擦幹手中長槍的鮮血,說出了漢族曆史上最痛快的一句話:"內外六夷,敢稱兵仗者斬。"
讀到這裏太監史學家不幹了,他們收起了對人猿成吉思汗山呼萬歲的奴才嘴臉,開始集體譴責冉閔的屠殺行為。我一直思考成吉思汗這個專殺漢族的屠夫會名揚清史,而漢族的英雄冉閔卻被逐出正史,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極端的反差?唯一的可能就是成吉思汗成功了,建立了地誇亞歐大陸的元帝國;而冉閔最後失敗了,被異族慕容俊所殺,他的冉魏帝國也和他的死一同分崩離析。
據史料記載,冉閔被慕容俊捉到後抽了三百鞭,臨死時依然氣宇軒昂,笑道,"天下大亂,蠻夷猶可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念及此,一代梟雄和他的朱龍寶馬一同魂歸離恨天。後人詩雲"......名劍俱壞,英雄安在,繁華幾時相交代......"
道學者道貌岸然地強調冉閔的血腥殺戮,可他們沒有想到,可在那個扭曲的時代,沒有冉閔的鐵血屠殺,可能漢族最後的血脈早就斷絕了。冉閔的反抗是一個民族被壓抑到極限的反彈.
冉閔對胡人的血腥屠戮極大震懾了北方蠻夷對中原的野心,同時也給了東晉王朝一個苟延殘喘的機會,保全了漢民族最後的正統。冉閔的血腥也讓胡人認識到了溫順的羔羊反抗的可怕,他更讓我們認識到,一個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能被滅亡的!
冉閔也告訴我們,自由,有時候是靠暴力爭取的!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