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豫州刺史 上(1 / 2)

不可思議,簡直不可思議。雖然陶謙一直說他有重要事情跟田楷商議,可誰也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件事情。

在場諸人或驚喜、或豔羨、或詫異、或嫉妒,有人呆若木雞,有人欣喜若狂,但絕沒有人能夠無動於衷。

田楷在客位上沉吟半晌,遲遲不肯表態,也難怪他實在難以抉擇,因為陶謙的提議太出人意表了。

劉備坐在田楷和陶謙的中間,臉上表情變化萬千,對他這種喜怒不於形色的人來說,這簡直太難了,因為陶謙的提議就是他。

“我希望玄德能夠常駐徐州,因為他是我這所見過的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他的氣度,他的能力,都是上上之選。老夫年高德薄,得罪曹操這等梟雄,卻又無力抵擋他的攻擊,導致徐州百萬生靈塗炭,徐州眾將,也無人能抵擋曹操,隻有玄德,這些日子他幫我指定的一係列策略,雖然老夫年老糊塗,卻還看得懂這些策略的價值。所以我打算請青州和北海做個見證,老夫願意將徐州牧之印綬傳給玄德,至於朝廷,老夫即日自將上表,以老夫在朝廷的關係,這完全不是問題。”

這是陶謙的原話,參與會議的人員都是行政上郡守從事一級以及軍界校尉一級,本來都是見過無數大場麵的,可這一刻沒人能控製自己的心神。

我有幸參與了這次會議,也一樣被陶謙的話嚇著了,誰曾想得陶謙竟然醞釀了如此一個驚人的決定。想不通他為什麼做這樣的決定,至少這種決定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內,絕對沒有出現過,現在各主要州郡實際上就是獨立王國,權力的交接也是表麵上給尚書台報個備案,誰還在乎中央那點威嚴,反正僻處關中的中央政府正打得水深火熱。

在這種情況下,袁紹已經在培養他的兒子,袁譚已經獨立領兵或者在重要將領的協助下領兵好幾次了,陶謙也有兩個兒子,他怎麼舍得把如此權力讓出來。

即便是他覺得兒子不成器,那他還有不少的親信,許多人都跟隨了他七八年甚至十多年,這些人對他忠心耿耿,也是培養成繼承人的比較好的選擇。

在眾人還在發呆的時候,我的眼睛不小心在會場溜了一圈,很清楚的看到徐州政界和軍界的一些人的臉上那種不甘心的神情。我突然有點明白為什麼陶謙要把趙昱送去廣陵,以趙昱在徐州的人脈和威信,如果陶謙當著他的麵做出這樣一個決定,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

“我不同意。”最先反對的不是徐州那些地方大員或者軍界大佬,反而是劉備這個可能享受到世上最美的驚喜的人。

“使君大人,諸位大人,劉備從平原趕來徐州,是因為徐州遭受到了曹操的攻擊,是因為徐州百姓遇到了困難,不是為了徐州的大位,雖然使君錯愛,劉備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接受的。”劉備說話的時候手臂一直在幾案下微微顫抖,好在他左邊是關羽,右邊是我,沒有其他人看得到。

劉備開口的時候,曹豹、許耽等人明顯神色緊張,等到劉備表現出推辭的意思的時候,他們的神色終於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