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談世界(2 / 3)

所以,當袁紹提議讓呂布會同顏良一同南下的時候,張遼終於是沒有在發一言一語,心中苦笑,就算是這個時候再上去勸諫又能如何,被利益,怨恨,嫉妒蒙蔽了心智的主公,又如何會聽得下去?

張遼甚至敏銳地察覺到,在自己三番五次地和他唱對台戲的時候,顯然,自己地主公已經越發不待見自己了。

五月中,呂布盡起本部一萬兵馬,合並袁紹麾下顏良三萬馬步,連夜南下,逼近河內……

在衛寧還未到來前,坐鎮河內的徐晃,早便已經親自領兵進駐朝歌,另調兵五千,鎮守牧野,以此為屏障作為抵擋袁紹大軍的前哨堡。

朝歌雖隻有一萬兵馬,但,在不久前,便已經收到來自汜水虎牢關的趙雲遣使相告,自南渡河而來的兵馬兩萬,不日便能抵達。

同樣,作為定心丸的還有衛寧來自安邑的消息。五月初,衛寧便已經親自領兵六萬,出兵箕關,到達河內已經隻是時間問題。

而在這之前,呂布和顏良兵馬氣勢滔滔撲來,以一萬五擋四萬兵馬,徐晃依舊凜然不懼。隻要能擋下五日時間。後軍援軍一到,朝歌,牧野一線,便將讓那四萬兵馬含恨而退!

當然……前提是在五日之內,並沒有袁紹後軍壓境的情況下!

局勢不明,徐晃也絕對不敢擅自判斷。但對衛寧在這危難時間裏依舊毫無保留的信任,似乎已經讓徐晃找回了昔日並肩作戰,同甘共苦的感覺。事實上,他本便是河東人,又出身寒門,在衛寧一手將河東帶到了煊赫的高度,百姓安居樂業,寒門晉身已經並不是障礙,徐晃便已經對衛寧沒了昔日的敵意。

但。那一層堅冰,卻依舊還有最後一道薄薄的阻礙,始終讓他難以啟齒。便是背棄楊奉地不忠之名……

在信念和立場的搖擺下,徐晃隻能用這個放肆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死戰……!如果可以,甚至願意就這樣在保衛河東的戰場上,流盡最後一滴血。在這個時候,不管是河東還是河北,顯然已經決心要將對方徹底從大漢的版圖上抹去。袁紹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在看到河東越來越強大,而衛寧也越來越不願意看到有這樣一個猛虎一直臥在自己的家門旁邊。

相爭隻是遲早地事情,現在爆發,其實已經很晚了。讓他無奈的是。想不到自己百般設計,還是沒能拖住袁紹的步伐,也沒有改變袁紹的決斷。想當初,一石二鳥的將呂布牽扯到青州去,這個時候一想,原來卻是有些畫蛇添足,反而將自己繞了進去。

終究還是讓他小看了河北的謀士們,沒想到想要除去的呂布,反而成了他人的利劍。

而這樣一個根本就無法看到未來。隻注意眼前利益的家夥,偏偏就是如此容易被利用!

徐晃地告令已經在信馬快速的奔馳中,送到了衛寧手中。

衛寧大軍方才過箕關,以如此浩瀚的兵馬陣容,要到河內,以及朝歌牧野一線,花費五日時間,應該便是保守估計。出了箕關,衛寧隻留下了五千人馬防守。心中已經有了決意。要將戰火停留在河內,牧野。朝歌三城之間。決戰便應該在這裏進行,一但前部都已經潰敗,那麼箕關,就算有再多地兵馬,也根本沒有用。

何況,這一場戰爭,容不得有一絲失敗,甚至在局部上的爭鬥中,衛寧追求的也是,勝利,勝利,一直勝利下去!

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中,大軍護送下,搖搖晃晃的馬車,並沒有給衛寧帶來太多的不適。昔日流民無數湧入河東的治下土地,本便是疏通他們修繕了箕關到河內一線,大路還算平坦,至少以現在衛寧的身子還能受得了。

看著窗戶外,衛寧摸了摸身邊侄兒的腦袋,說道,“你看,這秀麗風光,在昔日我轉戰天下地時候,還是屍橫遍野,到處糜爛不堪,餓死者不計其數的倒在路邊,乞討,求生!”

衛自從被衛寧強自帶往軍中的時候,那張小臉都充滿了興奮和雀躍,甚至到現在都沒有平靜下來。對於任何一個如同他這樣不過七八歲年齡的小孩,永遠都不知道戰爭的殘酷,卻隻懂得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便是男兒該做的事情。戰場上,樹立起無數的英雄豪傑,在河東比比皆是,都是這樣年齡的男孩崇拜的對象,如趙雲,如黃忠,如典韋,每一個孩童,都夢想能夠成為下一個如同他們一樣耀眼地英雄,衛,也不能例外,雖然他有遠超同齡人的心智。

除了衛凱在聽到衛寧的主意時,大驚失色和不舍下,衛反而是歡喜雀躍不已,至少,在他那個堂姐一同要求下,還是被衛寧少有斥責回去,而獨獨選擇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