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瑾這一刻想,這個男人,已經為你做到如此地步了,何必要鑽牛角尖地去想他愛不愛你,肯定是有愛的,但純度、濃度,她不想去計較了。
路征看著她,想的是,他比他想象中的喜歡她,是因為在一起太久了嗎?感情是隨著時間增加而濃厚嗎?冷靜如他,跟她吵架,也是想不到是她能把他氣得半死。那天氣得他不聯係她,她上次跟她吵架,主動和好的是他,這次應該輪到她了。
但他那天晚上,卻忍不住想,蘇瑾對孫誌的欣賞、讚美是真,是不是她對婚姻失去了新鮮感;她是不是以前就暗戀孫誌;他冷著她會不會讓她對自己更沒興趣。
他可真的很討厭看見她以欣賞羨慕的深情誇別的男人。
若是一個優秀的男人,否認他的男性魅力,那麽這人是虛偽的。路征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男性魅力,大學時,蘇瑾來纏他,不得不說是滿足了他作為男人的虛榮心。
路征還記得小時候,小夥伴來家裏玩,他在房間拿著他的玩具,媽媽說,你把手上的玩具拿下去跟小朋友分享好不好,手中的那個是他最愛的,他搖頭,我就不要。媽媽怪他,你怎麽這麽不喜歡分享。爸爸過來說,你不要強行讓他分享,他需要對他的東西有安全感,是他的奪不走,被人奪走也要教他拿回來。
路征對外人都是很慷慨大方的形象,但他知道他骨子裏的“自私”,對自己的東西、想要的東西,都想要霸道地佔有,蘇瑾就像他的佔有物。隻有他能夠得到她,能夠得到她所有的偏愛,包括她的崇拜。
今年伊始,卻讓他失去這種安全感,她是他的,她也隻能是他的。
孫誌的出現更讓他覺得,蘇瑾對他的感情,是不是在減少。她對他是愛情嗎?他一向覺得這種問題是弱智,反正結了婚都是感情,親人間的感情隻會更為牢固,而不是易燃易爆炸的愛情。
但他用他最擅長但理性思考,根據既有事實,推演,考慮各種變量,根據不同變量的影響程度大小,得出結論。但他將這套思維用在她是否對他有愛情時,他失敗了。
得到她不愛他的結論時,他本能懷疑步驟出了錯。
得到她愛他結論時,他暗自驚喜於得到的結論,這樣帶有情緒的推演讓他懷疑是否理性公正。
愛人不是一個結論,太過理性的思考在感情上行不通。
他很別扭,在感情上,他甚至是個十分清高的人,他不屑自己去要。覺得需要講出來給人聽的感情,就存在作偽的風險。但蘇瑾沒有認真的一句我愛你,他又覺得,她不夠真誠,或許她對他沒有深沉的愛,隻是感情。他不喜歡主動,他想要讓她主動,不主動是種安全的姿勢。商場上,太過主動,就會被對方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