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則天的死因,坊間一直盛傳這樣一種說法,太平公主為謀權篡位,弑殺生母,隻是武則天死後,被李顯撿了便宜,搶先奪去帝位。
聽完楊順仁說書先生般的傾情演講,喬良除了震驚,還有少許的感慨。雖說這些都是坊間傳聞,卻也不是空穴來風。若真如傳聞所言,那武媚娘當年為奪後位,親手掐死自己的女兒,老來又被自己的親生女兒所害,也算是應了因果報應。
關於這個太平公主,可循的記載中她確實是一個頗有野心的女人,並且一度權利膨脹,幾乎就成為了武則天第二,可她卻從未登上帝位。為何這裏的故事卻是不一樣的版本?莫非史書把太平公主當皇帝這段給刪了?又或者這裏根本就是另一個世界?
正在喬良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船篷內走出來一個身著束腰長裙的少女,她端著兩杯茶,走到楊順仁麵前,恭敬道:“叔父,請飲茶。”
楊順仁接過茶杯後,她又走到喬良麵前,稍顯羞澀道:“喬公子,請飲茶。”
喬良趕緊雙手捧過茶杯,有點尷尬的說:“怎麼好意思勞煩楊姑娘,辛苦了。”
隻見那位楊秀蘭姑娘臉頰緋紅,用細若蚊鳴的聲音說:“公子不必客氣。”
喬良看得心裏好笑,這就是典型的小家碧玉啊,好像沒見過男人似的,跟我說句話都嚇成這樣。比起那些爭權奪勢的女皇帝們,還是這種女人可愛一些。
楊秀蘭欠身退回屋蓬之內,楊順仁突然長長的歎了口氣,道:“這孩子從小就沒了爹娘,是我一手把她帶大的。雖然我視她如己出,但我哥哥死的時候,她才不過五歲,娘親又丟下她回了娘家。說起來,真是可憐啊。”
聽他講起楊秀蘭的生世,喬良便隨口問道:“楊姑娘今年多大年紀了?”
他喬良雖是隨口一問,但楊順仁卻是聽者有心,要知道,在古代人看來,隨便問一個女孩子的年齡,可不僅僅是唐突一點而已。你若非是想上門提親,決不可問及人家姑娘的年齡。喬良雖然對此渾然不知,但楊順仁卻不這麼想。他盯著喬良看了半天,才警惕道:“老朽糊塗,記不得那麼許多了。”喬良一則來曆不明,二來說話古怪,行為也有些異常,楊順仁當然不會把自己侄女的年齡告訴他。
喬良卻是聽得奇怪,這個楊順仁看上去也就是個四十幾歲的人,怎麼都自稱老朽了。而且他親手撫養長大的侄女,他卻連她多大年紀都不記得。喬良不知道楊順仁對他起了戒心,還沒頭沒腦補充一句:“我看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
楊順仁被他嚇了一跳,趕緊陪笑道:“喬公子,再行半日就可到金雞湖了,到時我們要停船采辦些貨物,我看咱們就在那裏分別吧,也好讓你遊賞一番蘇州城的風光。”
雖然搞不清楚原因,但喬良也明白人家不想留他了,何況自己也不能老賴在別人船上白吃白住,於是爽快道:“好。”
正在氣氛頗有些尷尬的時候,一個綁著頭巾的青年人突然跑上來,神情慌張的向楊順仁稟報道:“楊爺,不好了,我們遇到水賊,賊船正從西南方向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