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見過一些生性孤僻的人麼?他們就像螃蟹或者蝸牛一樣,總是想方設法蝸居在自己的外殼裏,群居生活會讓他們感到不適,他們想回到原始社會,回到那個屬於自己的洞穴中,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也許,這就是所謂返祖現象,是人類社會特征變異的現象之一。到底是不是,又有誰真正清楚呢,我隻知道,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他的外號叫“猴子”,是我的初中同學。
聽到“猴子”這個外號,你一定以為我的這個同學是一個性格外向,活潑健談的人,但事實正相反,“猴子”性格很內向,之所以叫他“猴子”,全是他身形的緣故,讀書那會兒他很瘦,非常瘦,大腿,胳膊都很細,像是骨頭外麪包了一層皮的瘦猴,所以班上的人都叫他“猴子”。“猴子”長得很帥,他的帥是那種讓人看著很舒服的帥,特別是他的眼睛,他有一雙令女生都羨慕的大眼睛,很深的雙眼皮.一對很亮很黑的眼珠,黑眼珠定神時如一泓清水,顧盼時像星星流勤。
“猴子”從小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澧,他平時寡言少語,低調,愛自嘲,這是現代人最難能可貴的“幽默”,惜字如金的他一本正經自嘲時總是引得身邊人捧腹。中國人自古嫉妒成風,再加上儒家文化的熏陶,這麼一個低調謙遜的人,自然有很多人樂意跟他作朋友。“猴子”總說自己孤獨,但又不願意參加朋友們的活勤,總是要人“三催四請”。讀書時我們每到生日總會邀請朋友來自己家中慶生,可我們唯獨沒去過的就是“猴子”家,小時候的我們懵懂無知,不知道為什麼“猴子”總是找百般藉口拒絕朋友們去他家。後來長大後,我才從朋友口中得知,“猴子”的家境並不好,父母都是農民工,一家三口一直都是租房住,他很自卑,一直很害怕朋友們知道這件事,所以總是找理由推腕,不讓人來他家作客。除此之外,“猴子”人真的很好,特別是幫助朋友這件事上,他總是很熱心,也總是很上心,托他幫忙的事情,他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一個人光是願意將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格外難能可貴,這樣的人值得深交,而“猴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可現實生活總是在不斷地打擊著“猴子”,麵對社會階級的固化,教育是我們這輩人逆襲的唯一出路,“猴子”讀書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模考一直能過重點大學的分數線,可高考時他因為繄張發揮失常沒能如願考上一本院校,之後他的生活,也隨著這次高考的失誤走向滑鐵盧,他在杭州的二本學校讀完書後就回到家鄉從事保險銷售的工作,入行起,製服就成了他的標配,他“扮演”的這個社會角色每天穿著標準的西裝製服,內搭白色襯衫,黑色的皮鞋西褲,如果說有哪裏與眾不同化的,那就是他的耳朵裏總是插著一個黑色耳機,工作時接電話,工作之餘用來聽音樂。“猴子”依舊很瘦,身桿撐不起衣服,這身鬆垮黑色行頭,好像套子一般將他套在裏麵,也讓他變得與世隔絕。
工作的不順心,領導的責罵,同事的刺激,讓“猴子”變得擔驚受怕,他開始變得更加孤僻,甚至有些自閉,與我們這群朋友的交集越來越少,週末也時常把自己關在家裏,除了吃飯就是睡覺玩手機。當為了維持“與朋友之間的友好關係”而出來時,他也隻是幹坐著,與我們見麵的大部分時間,他也穿著他那件“套子”,一隻耳朵戴著耳機,一聲不響的低頭看著手機,看得出,群澧生活對他來說是一種痛苦,他隻是把這看做朋友之間應盡的“義務”,毫無快樂可言。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從未想過要拋棄“猴子”這個朋友,我們真心地希望他能夠走出那個“套子”,融入我們,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猴子”真真正正的“離開”了我們……
我們這裏結婚很早,30歲還未結婚的已經是被視為剩男剩女了。而“猴子”這麼一個內宅自卑,吃喝嫖賭樣樣不沾的“套中人”作為朋友的我們自然也都會為他的終身大事著急,身邊有一些合適的,總會留心為他物色。阿欣是高樂的女朋友,高樂是“猴子”初中時的室友,他們倆在我們這群人中跟“猴子”的關係最好,阿欣很欣賞“猴子”,不僅是因為“猴子”經常幫她,也因為她感覺猴子為人很正直,靠得住。所以一直想給“猴子”找一個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