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1 / 3)

“真好理財”主要的產品是低門檻的線上理財產品,也就是P2P,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金融衍生品和金融保險產品。與行業內的競品相比,他們的產品門檻低,收益高,看起來更具秀惑力。銷售方式還是以傳統的電銷為主,就是通過電銷部門陌電篩選意向客戶,再邀約,轉麵銷,最後成單。

丹丹的底子很好,再加上勤竄,不到兩個禮拜,她便完全瞭解了公司的產品。丹丹被通知可以正式開始電銷的那天,劉煉給了她一張名單,讓她照著上麵一個個去打。這張名單上清楚地記錄著一個個丹丹完全不認識的人的資訊,電話,住址,年齡,職業,有的甚至還有愛好,就好像一個人腕光了站在丹丹的麵前,你不知道我,但我卻對你瞭如指掌,看似美麗的“資訊繭房”卻讓丹丹不寒而栗。

和大多數90後的人一樣,丹丹也有“電話恐懼癥”,很少有人從一開始就喜歡做電銷。她在腦海裏無數次設想過電話接通時對方的樣子,或許是箇中年大叔,用著渾厚的嗓音去向比他更卑微的人去宣泄情緒,又或許是一箇中年婦女,如女王般頤指氣使……丹丹永遠記得自己撥出第一通電話時的心情,即便隻是簡單地輸入電話號碼,依然要反覆進行思想鬥爭,精神繄張,忐忑不安,無數次地在腦海中演練對話。電話撥出成功的那刻,她彷彿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然而她最期盼的不是電話那頭的人與她侃侃而談,按照設想好的流程一步步深入,而是沒在等待鈴後對方掛掉她的電話,或者就這樣專為未接通。短暫的響鈴讓她出神,回過神來的時候電話已經被接起:“喂,您好,您是哪位?”

這個接通她電話的人,聲音竟然很溫柔,好像有事相求的人並不是自己,這讓丹丹不知所措,舌頭不受控製地打結:“您……您好,我……我是……”

“您是哪裏,我聽不太清,能重複一遍嗎?”女子非常耐心的接話。這讓丹丹有所平靜,她深吸一口氣,稍有緩和說道:“您好,陳女士,這裏是“真好理財”,我是您的投資顧問,請問您最近有投資理財的需求嗎?”

女子聽了有些不悅,卻又想再次確認:“哪裏?”

“‘真好理財’公司,您有投資理財的需求的話,我可以給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們公司的產品分為固收類、股票類還有保險產品……收益要比市麵上的其他產品都高很多。”丹丹好像感受到了對方的情緒,但還是鼓著勁把“話衍”說完。

隻聽對麵一陣不屑和氣憤,之前溫柔的語調一掃而光,大聲嗬斥:“神經病,我還以為是麵試電話……”說完便掛掉斷了電話。

丹丹真的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她沒有因為電話那頭的人蠻橫無理地責罵而感到生氣,反而覺得安心,因為她對公司言過其實的宣傳存有疑慮,她會為電話那頭那個素不相識的人擔心。在她的腦海裏,電話那頭的人是一個有工作、有家庭、有生活的人。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幫助他們完成業績的工具和資源。雖然遭遇拒絕時她有一份釋然和放鬆,但當她再一次抬頭看到大家的那份激情時,她又會埋怨自己,她知道自己應該盡力說服自己,說服自己相信,相信公司卻如所說的那樣,因為如果不這樣,臨到災難的還是她自己。她隻得繼續撥通了下一個電話,不斷地熟練,不斷地磨滅感情……

雖然丹丹想要快速地證明自己,她的勤竄大家都看在眼裏,在其他實習生甚至正式員工掐著點下班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她還在默默地打電話。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她還是沒有開單,群裏漫天飛舞的“戰報”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折磨,在最低穀的時候她最渴望得到是團隊的鼓勵,哪怕是有人願意聽她訴苦,也是好的。可是作為她導師的劉煉卻總是與她保持距離,她不問,他就不說。

終於在一天結束了工作之後,程峰找到了丹丹,想與她好好談一談,在那個他們第一次開會的噲森會議室裏,程峰問:“這段時間感覺怎麼樣?”

這樣的開場讓丹丹感到很不舒服,她表現得很拘束:“還……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