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喜月要離開的消息在向陽大隊掀起來一陣風,畢竟這是第一位回城的女知青。
認真算起來,除了宋嘉應,關喜月是與隊裏人來往最多的知青,三年來也教過不少學生。
她給不少有女孩的人家提供了範例,你看大城市的人更重視女娃,這麼多年還能回城不說,女娃竟然有文化就能過得很好。
關喜月在隊裏小學校當老師的時間一長,都知道她懂得知識更多,再加上關喜月家境富裕,她小時候就去過京城,更去過廣場……這些都是村裏人向往的一切。
糖豆悄悄告訴白柳,隊裏不少女孩子都渴望以後成為關喜月,她身上有她們向往的一切。
呃,糖豆除外。
“關姐姐對我們說,以後可以繼續給她寫信,她和大家說,以後要多讀書,往前走……”糖豆聳聳肩,指了指另一邊哭著收拾行李的關喜月,“關姐姐上課的時候,和平時好不一樣。”
所以她更喜歡在課後叫關姐姐,可以陪她一起玩鬧的關姐姐。
白柳摸了摸糖豆的卷毛,糖豆嘴上不說,其實很舍不得關喜月。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即使親近如父母和子女,也注定會漸行漸遠,這是人類的本能,也是生命的常態。
糖豆其實已經經曆過分別,上一次是宋嘉應的離開,她的情緒一般很穩定,隻是後勁比較大。
“等以後有機會,我們還會再見麵。”白柳往糖豆嘴巴裏塞了一塊糖,“你有零花錢,可以買郵票和你關姐姐通信。”
她每周給糖豆一塊錢零花錢,到了過年糖豆的壓歲錢也是糖豆自己安排,她從來不會限製糖豆的花用。
不過糖豆不太愛花錢,更多時候都是跟她出門時讓她買……真是一毛不拔。
她前世很羨慕花用自由的大小姐,但糖豆這種她也能理解,攢著就攢著,等以後能幹大事。
糖豆點點頭:“好呀,我會寄信的。”
“哇——”關喜月突然一聲叫,驚得母女倆看過去。
隻見她抱著一個小陶罐哭著說:“我沒想到她們會這麼用心……”
糖豆看過後給白柳解釋:“這是周二丫和周三丫的禮物,她們還記得關姐姐每到秋冬就嗓子不舒服,她們去問了藥爺爺,每年都要去山上給關姐姐采藥。”
關喜月說了一次很管用,此後兩人就記在心裏,每次上山就順便采一些,再挑選出最好的送給關喜月。
這次知道關喜月要離開,兩人最近總往山上跑,孩子們以為最近在周家又欺負兩人。
結果是為了給關喜月找草藥。
將心比心,周二丫和周三丫在關喜月身上找到溫暖,就將她們的溫暖給予關喜月。
這其實稱不上報答,而是真正的感謝。
關喜月哼哼唧唧裝好行李,這次再多也不說重了,她摸著這些沉甸甸的禮物,對白柳道:“我再看就舍不得離開了。”
村裏的孩子沒有見過世麵,甚至因為傳統且根深蒂固的小農經濟思想,導致女孩子天然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男孩子。
但關喜月稍稍為她們照來第一束光,她會說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優秀,她會在女孩子因為家裏人不讓讀書時去和他們的長輩講道理,也會給女孩子們講如何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