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全麵開戰(2 / 2)

這是一份榮耀,也是一份責任,張任明白自己肩頭上的擔子,絕對不輕。

親自在黃河邊探查過敵情之後,張任回到中軍帳,與軍師法正副都督魏延開了個碰頭會,張任首先道:“曹操任命夏侯惇為河東都督、並州刺史,總領並州河東人馬二十萬,目前夏侯惇領兵十萬鎮守晉陽,平北將軍張燕領兵五萬鎮守雁門,在河東郡隻有奉義中郎將李通引兵五萬駐守。雖然李通隻有五萬人馬,且要兼守蒲阪津和風陵渡兩處要隘,但今日我觀其陣勢,蒲阪津防範甚嚴,河防堅固,我軍缺乏足夠的渡船,要想突破黃河天險實屬不易。拒斥侯稟報,河東副都督許晃引軍三萬自晉陽南下,現屯紮於平陽,隨時會增援蒲阪津。如果我軍從蒲阪津強渡的話,必然會遭到魏軍瘋狂阻擊。”

渡河作戰本來就是不是件輕鬆的事,去年二十八師駐守蒲阪津,硬是擋住了魏軍十倍的兵馬渡河,使曹操救援長安的計劃落空。現在攻守易勢,四野想要從魏軍防禦嚴密的蒲阪津完成強渡,顯然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

魏延剛剛升任第八軍團的都督,此次野戰軍團大調整,他又被調到四野來擔任副大都督一職,雖然說從副將到上將,魏延幾乎是連升兩級,但明顯他還是不太適應,四野幾乎是川軍的天下,他一個荊襄係的將領似乎有點格格不入。不過張任性格隨和,法正也很好相處,反倒是手下的幾個都督如黃權李嚴孟達等人,對魏延橫插入四野明顯地有些抵觸。

“狹路相逢勇者勝,河東魏軍有防範又待如何,某願為前鋒,誓奪蒲阪津!”魏延粗聲重氣地道。

法正嗬嗬一笑道:“文長莫要心急,子重既如此說,必有破敵之良策,你且聽他言之。”

張任道:“黃河流經秦晉之地,千裏河段,難道隻有蒲阪津可渡?既然魏軍在河東郡集結重兵,我們不如避實就虛,沿黃河北上,另覓渡河地點,出奇不意,攻其不備,這樣才可以突破魏軍的黃河防線。”

“那大都督認為我們從何處渡河為佳?”魏延也認同張任的建議。

張任手指地圖,道:“夏侯惇坐鎮晉陽,乃並州之中樞,想要攻取並州,必先得晉陽,渡河地點當然得選在離晉陽比較近的位置合適,你們看,由此向北,便是並州西河郡,魏軍在西河守備鬆懈,隻有西河太守秦琪的三千人馬,這兒便是我們的最佳突破點。”

法正倒是疑惑地道:“由馮翊郡向北,,就進入了南匈奴的控製地域,我軍如果想從西河郡渡河,必定會勢不可免地與匈奴發生衝突,匈奴善於騎射,是個比較難纏的對手,雖然我們不怵與之交戰,但一旦交手,必會驚動河東的魏軍,令其有所防備,我軍偷渡西河的計劃隻怕難以執行。”

張任嗬嗬一笑道:“此事易耳,臨行前主公早有錦囊妙計相授,匈奴不是問題。”於是張任召集各軍團各師總兵以上的將領議事,共商進軍大事。

很快第九軍團都督黃權、副都督劉巴,新四軍團都督李嚴、副都督張翼,新五軍團都督吳壹,副都督孟達,第二十三師總兵冷苞、第二十四師總兵鄧賢、第二十五師總兵王平、第二十六師總兵雷同、第二十七師總兵吳蘭、新十六師總兵張南、新十七師總兵張嶷、新十八師總兵吳班、新十九師總兵杜路、新二十師總兵劉寧、新二十一師總兵劉琰、新二十二師總兵馬忠、新二十三師總兵高翔、新二十四師總兵鄧芝、新二十五師總兵陳式皆應卯而來,同時來的還有第十軍團第十一騎兵師總兵馬岱,濟濟一帳,分班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