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是勳還提供給魯肅兩張武器圖譜。第一張畫的是“拍杆”,可能晉朝以後才被發明出來的水戰利器,也即在大船船頭豎立V字型的兩條長杆,一條直杆為支柱,另一條斜杆,一端拴以重物,通過定滑輪和繩索與支柱相連,當靠近敵船後,即鬆開繩索,利用重物的重力勢能來拍擊進而摧毀敵船。
第二樣是火藥罐,也即填滿火藥,並裝有藥撚的陶罐,與原本曹操在官渡用“霹靂車”所投放的火藥罐非常相似,隻是尺寸縮小而已,靠人力拋擲,用來引燃敵船。對於這東西的靈感,是勳前一世是讀了幾本相關日本曆史的書籍,記得十六世紀的時候,毛利水軍曾經運用一種“焙烙玉”或者叫“焙烙火矢”的武器,在木津川口海戰中大敗織田水軍——其實就是這種火藥罐——後來織田信長造出了鐵甲船,運用大量管狀火器,才在第二次木津川口海戰中反敗為勝。
照道理說,既然日本人都已經有火繩槍等比較先進的管狀火器了,沒道理不會放火箭,可是對戰當中不用火箭而用“焙烙玉”破敵,必然有其道理。是勳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而幹脆照抄,便不把自己正在研發的火箭推薦給魯肅啦——以縱火為目的的火藥箭,相信隻要魯肅掌握了火藥,肯定自己就能想得出來,而自己以火藥驅動的火箭,目前準頭實在太差,就不去長江上獻醜了吧……
是勳事先已經征得曹操的同意,打算陸續運送一些火藥去廬江,魯肅可以公款蓋建作坊,製作、儲備火藥罐。其實按照是勳的本意,最好把火藥配方交給魯肅,讓他直接在廬江研製,也省得再從許都起運,可惜曹操不肯,反複關照,火藥的配方絕對不可外泄。是勳心說要是真能封堵一切外泄的可能,那敢情好啊,但以這年月的保密意識和保密措施來看,難度是相當大的。古代戰爭當中,很少有想偷而偷不到的技術,不象進入近現代以後,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就算偷到了也極難仿製——西洋的火繩槍才傳入日本不到十年,日本人就學會仿製了,而且技術還有革新,更何況現在還很粗糙的黑火藥配方呢?君不見這才幾年啊,就連袁家的騎兵也大多裝上馬鐙了。
但是曹操既然下了令,是勳自然不敢違抗,隻好自己辛苦點兒,多製點兒火藥出來,再千裏迢迢往廬江運吧——也正好趁這個機會,從曹操身上多榨點兒研究經費出來。
魯子敬不日即赴廬江上任。四月底,是峻寧平長三年任滿,被曹操征為司空令史,就此長居許都。在是勳的幫助下,是峻得以在“居大不易”的都城內平價租下一處房舍,並且把老婆也給接了過來——其妻為東武伏氏之女,乃中散大夫伏完的族侄、伏皇後之族姊——跟著丈夫過府拜見七伯。雖說個人性情和家庭教育差得十萬八千裏,終究同為宦門小姐,曹淼和伏氏貌似就挺談得來,很快便自妯娌而進為至交。
數月之間,是勳終於把許都的印書作坊給蓋建起來了,而且也不藏私,官員、世家,若想學習印刷術、山寨印書作坊,是勳全都歡迎,隻是有兩個條件:一,你得交學費;二,潁川、河東兩地已經都有作坊了,不準重複建設。
因為是勳雖然是動用公款蓋起的這兩處作坊,沒花自己一個銅板,但因為官庫也不夠充裕,所以規模就不可能大,每天能印幾十本兒書頂天了,完全供不應求。是勳建印書作坊的目的不是為了壟斷生產,自己好發大財,也不是為了充實官庫(就這單項產業,搞再大收益也有限啊),他的目的是普及文化知識,那自然就不怕別人山寨啦。
至於新式可拆卸“霹靂車”和火箭武器的研製,也都有了一定的進展,隻是謝徵那廢物研究不出合用的毒藥球來。是勳這幾個月倒是不怎麼忙,反正麾下皆能吏也,但他也一直有點兒心神不定——沮授還沒有死,許攸還沒有降,他們還會拿出什麼反攻的良策來呢?
偶爾跟荀氏叔侄、郭嘉,甚至跟賈詡聊起來,倘若易地而處,你們會怎麼辦?但即便這幾位智謀之士也都拿不出什麼良策來。是勳當然不會認為沮授或者許攸比這幾位加起來都還要高明,但終究他們都在許都,思考問題就難免會有盲點啊。倘若形勢沒有大的變化,今歲秋後曹操再次發兵河北,就有機會將袁紹一舉打垮,然而……還有好幾個月呢,誰知道沮、許會不會一時福至心靈,再想出什麼妙策來呢?